救助兒童組織估計,目前敘利亞東北部的營地中約有接近七千名兒童,他們都是一批來自海外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戰士所生之子女;上述數字較早前公佈的數字多出一倍,觸發國際社會向多個西方國家施壓,要求有關國家政府對其公民負上責任。據悉,這七千名兒童中,約有70人為澳洲公民。2019年6月底,澳洲政府據報已由敘利亞難民營撤離八名兒童,並將他們帶返澳洲國土。
有專家認為,這些孩子經歷如此恐怖的境況,意味著他們即使順利重返澳洲,亦難以在短時間內正式回到學校學習、真正回到社區渡過正常生活。
與此同時,除了心理問題外,將這些已被灌輸極端意識的兒童帶返澳洲,或會構成潛在風險。反暴力極端主義專家奈斯特(Madeline Nyst)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若當局未有制定一套全面計劃而魯莽接回這些兒童,或會為將來造成安全威脅。但內政部發言人則表示,當局會就每一名尋求返回澳洲國土的兒童「逐一」進行審查。
聲明指:「澳洲目前所採取打擊暴力恐佈主義方法著重於早期干預及制止,防止年輕人被激進化繼而作出極端暴力行為,以避免他們作出可能傷害自己或其他人的行為。」政府透過設立安全共同生活計劃(Living Safe Together program),為各州及領地提供撥款進行早期干預計劃,「辨認及協助個別人士擺脫暴力極端主義」,並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支援、轉介及轉移程序。
但被「伊斯蘭國」灌輸極端主義觀念的兒童卻面對更為嚴峻的挑戰。有遭洩露的「伊斯蘭國」學校教科書節錄中可見,他們所控制範圍的學校早已向兒童灌輸戰事、暴力和宗教資訊;同時,兒童亦經常親眼目睹極端暴力行為發生,包括斬首。
雪梨大學教育及社會工作學系講師兼宗教身份認同專家洛伊(Remy Low)博士認為,若要解除年輕人被灌輸的不良思想,關鍵則在於教授他們批判性思維。他向SBS新聞表示:「不單是要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思考,而是如何有批判性地思考他們所接收得來的訊息,以及如何理解他們所接收到的資訊。」
而澳洲關注兒童創傷組織行政總監尼古洛(Gregory Nicolau)則表示,政府亦應負責提供心理健康支援,確保由戰區重返澳洲的兒童不會在未來產生對澳洲的怨恨情緒。

Radicalisation expert, Dr Remy Low. Source: Supplied
他說:「我們必須確保社區內有適當的計劃及支援服務,特別是需要持續監察他們的長遠精神健康狀況,以確保這些兒童不會在長大後欠缺對澳洲的歸屬感,認為澳洲在其小時候未有為其提供支援服務。」
他又指出,若兒童在早期已被家長灌輸不當意識形態,便可能需要接受更密集的心理治療程序,這是由於兒童可能會因此患上嚴重創傷後遺症,癥狀包括經常出現緊張情緒、容易退縮、容易變得情緒激動、經常發噩夢、尿床等。
他表示,政府不應逃避這項責任。他說:「這些孩子屬於這個地方;他們是澳洲公民。因此我們必須盡自己所能,致力將這些兒童帶返澳洲並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區,同時協助撫平他們經歷戰火後的傷痕。」

The destroyed city of Raqqa, the former capital of the self-proclaimed Islamic State caliphate. Source: A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