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等你Call】乳齒比大家想象更重要 恆齒是否美觀也靠它們

pexels-nadezhda-moryak-7800657(1).jpg

很多人有錯覺,認為兒童乳齒不重要,因反正它們將被恆齒取代,但原來乳齒不健康,日後帶來的後果大家未必能夠想象。 Credit: Pexels/ Nadezhda Moryak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小時候有乳齒,但隨著大家年紀漸增,乳齒逐漸被恆齒取代,於是很多人都認為,反正乳齒早晚會被取代,便是乳齒有問題,也可待它們脫落後才理會。但這種態度其實是不正確的。


在今集【醫家等你Call】,溫楚良邀請到雪梨牙醫尹元晧 (Dr YH Wan) 和大家破解上述的謎思。

根據尹醫生說,人的一生共會出兩次牙齒,第一次出的為乳齒 (milk teeth/deciduous teeth),約在出生後 6 個月至 3 歲期間陸續長出,共 20 隻。

第二次出的恆齒 (permanent teeth 或 adult teeth),它們一般從6歲左右起陸續長出。當乳齒自動脫落,就會被恆齒取代,因此很多家長誤以為乳齒不重要,即使蛀牙了也不用理會,必要時把蛀掉的乳齒拔了就可以,皆因日後有恆齒取代。
pexels-ej-agumbay-698816-4760437.jpg
除了咀嚼食物外,乳齒亦有助發音,保持儀容美觀,更為將來長出來的恆齒保留位置及誘發恆齒萌生。 Credit: Pexels/ Ej Agumbay
然而,不治療乳齒蛀牙會帶來以下後果:

1. 蛀牙會引致痛楚,影響兒童的咀嚼、胃口、睡眠及其日常生活。

2. 細菌感染。嚴重的話,細菌可以感染牙髓,引致生牙瘡。牙瘡不僅會擴散到面部或頸部的其他組織,而且也會影響牙床骨裡的恆齒琺瑯質的生長,以致將來恆齒的琺瑯質有缺陷,如變色及變形,甚至會使恆齒停止生長。

另外,乳齒過早脫落也會帶來其他後果:

3. 除了咀嚼食物外,乳齒亦有助發音、保持儀容美觀,更為將來長出來的恆齒保留位置及誘發恆齒萌生。

如果未能及早治療乳齒蛀牙,拔牙將是唯一的選擇。當乳齒過早脫落時,隔鄰的牙齒便可能向空位移動,令空位縮小以至恆齒沒有足夠的位置長出,使日後牙齒排列變得不整齊。

因此,為防止乳齒過早脫落,對恆齒生長產生不良影響,家長應及早為兒童安排牙科檢查及治療,令乳齒得以保留,這有助恆齒正常長出及排列整齊。

請點擊收聽這節【醫家等你Call】。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