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等你Call】中醫之忌口

herbal_medicine.jpeg

中醫之忌口

病人看完中醫後,會問中醫「有什麼要忌口」?傳統中醫很多講究服中藥後的忌口,在古籍《飲膳正要》裡就有專門論述了服藥宜忌,古人告誡曰: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如病人體質已偏於虛寒的,應忌的食物。


(一)忌生冷之食物,因其性質寒涼,難以消化,如果在服用溫補脾胃、溫經通絡、補腎壯陽的藥物時,不應食生冷寒涼之食品以免降低藥效,延長病程。 

(二)忌辛辣之食物,因其性質多溫熱,易動火傷陰、如果在服用清熱、解毒、瀉火或養陰、涼血之中藥時、繼續食用煎炸、燒烤、辛辣、溫補的食物,則會促發炎症或加重炎症、或傷陰動血,而且抵消了藥效,拖延了病程。 

(三)忌油膩,因豐厚肥膩的食物可影響胃腸的消化,如服藥期間仍大魚大肉、肥滯之食物充塞腸胃,勢必影響藥物的吸收,因此無論寒證熱證的服中藥患者、都要忌油膩。 

(四)忌腥羶:魚蝦蟹的腥氣、牛羊肉的羶味,對於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如:過敏性氣喘、鼻炎、濕疹、蕁麻疹、皮膚搔癢等患者,服用中藥時都應禁忌。 

還有一些例如:服治療跌打內傷藥物者,不應服用酸辣收澀之品,服人參、鹿茸、冬蟲夏草之補藥時,不應食用白蘿蔔、芥菜、綠豆等。服用中藥之後,也不應馬上食用水果。一句話,忌口是為了病情加快痊癒。

節目中回答聽眾問題,有關食療如下:

前列腺脹大:北芪 30克、花旗參10克

手腳出汗:葛根30克、枯矾30克、水4碗、煲15分鐘,浸手腳。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欲進一步了解與您個人有關的準確信息,請詢問專業意見,或向你的醫生/專業健康顧問查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