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售商Auto Group Artarman分行的銷售總經理何凱旋(Jason)於本台大眾論壇節目中亦分析指,今次「多種動力源」的取向其實與豐田以往的策略一脈相承。
「豐田過往部分車系亦同時提供汽油與混能版本,但今次將純電與氫能方面的發展更進一步。」
雖然有解讀指豐田今次不似其他車廠力推電動,或反映對純電市場信心不足,但 Jason 卻認為:「這不是信心不足。汽油、混能一直是其強項,公司也不會放棄純電動和氫能等其他發展。」

2025年日本車展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Tokyo Big Sight)舉行。 Source: SIPA USA / Stanislav Kogiku / SOPA Images/Stanislav Kogiku / SOPA Images/Sipa USA
Jason 亦提到另一個遠因,是近年中國品牌在電動化上跑得較快,令豐田必須另闢蹊徑。
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在很多方面較領先,因為起步早、發展時間長;相對之下,日本在電池性能等方面沒那麼好。
至於今次,豐田(澳洲)的總經理在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特別提及新的能源裝置亦將包括氫燃料。
對於氫能汽車的發展,Jason 就認為仍然有很大的潛力,但亦有其礙阻。

Toyota 的這個可換動力系統,強調純電動、甚至包括『氫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可能性。 Source: EPA / Kiyoshi Ota/EPA
就算是氫能,車也是電動車,只是用氫氣發電後再以電驅動。
Jason 亦認為,在此脈絡下,所謂的汽車「電動化」非只一條路,關鍵仍在於各地能源政策、結構與配套成熟度。
「如果數據理想,入氫將會像入油般方便。」
「但新技術需要時間,(未來氫能汽車的發展)未必那麼快,但絕對是重要方向。」
不過,由於汽車電池技術目前在續航與充電速度上的迅速發展,亦有機會令氫能的發展失去動力。
「電池續航可達上千公里,也已有『五分鐘快充』等技術。」
「屆時純電的便利性或進一步提升,對氫能的迫切性也可能改變。」
Jason 亦解釋,目前市面已有氫能車型出售,但仍受制於價格與基建密度,令其銷售速度較慢。
對於混能汽車技術的前景,Jason 則認為未必會有很長遠發展。
「混能可能只是過渡。」
「下一階段會是『純電動』,但究竟是『電池純電』還是『氫能純電』,估計這兩方面都會並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