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40 現象】追潮被嘲「藥油味」中年人究竟錯在哪?

「Young 40」現象如何變成潮流禁區?

「Young 40」現象如何變成潮流禁區? Source: Moment RF / Ippei Naoi/Getty Images

從韓國到香港,當追潮四十歲被認為是裝年輕,「Young 40」現象如何變成潮流禁區?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數字大意義

從韓國到香港,當四十歲被認為是裝年輕,「Young 40」現象如何變成潮流禁區?

在韓國,一個「Young Forty」詞語,近來掀起網絡熱潮。表面上,它聽起來充滿正能量「年輕的四十歲」。但實際上,這個詞在社交媒體上,卻成為年輕人用來形容中年人「裝後生」的笑話。

「Young Forty Look」成為潮流代名詞。有人話,當四十歲仍穿著名牌 Tee,背名牌袋、著限量波鞋,就會被貼上「大叔制服」標籤。甚至有韓國網民調侃「任何品牌一被中年人睇中,就會跌人氣」。

現象不只在韓國出現,歐美有個詞叫「midlife renaissance」即「中年重生」。日本亦興起如類似哲學,提醒人到中年要重新發現人生意義。

香港其實有不少「Young Forty」,形容睇潮流雜誌長大,現在40多歲堅持追潮的人。他們不一定是「裝後生」,而是不想放棄年輕時的自己。但社交媒體上,年輕人開始用「白花油味」形容港版 Young Forty。

其實「Young Forty」並不只是說潮流,背後反映更深層社會焦慮。當年輕一代面對高樓價、高壓力、低收入;而四、五十歲一代仍然掌握經濟與話語權,「青春」仿佛變成一種被爭奪的資本。年輕人害怕被沒機會成功,中年人害怕被社會時代淘汰。

今集《數字大意義》,蔡苡雯和胡天衡就會講下「Young Forty」如何由一個行銷口號,變成年輕人社群的「笑話」。由韓國到香港,甚至歐美,年代之間似乎指向同一個問題:年齡,究竟是界限,還是態度?

請收聽今集《數字大意義》。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