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or营销陷阱?仅14%澳洲父母真正了解婴幼儿食品成分

FOOD SPRING RNF 1280 x 720 px.png

专家指出,许多看似“健康”的婴幼儿食品,其实仍含糖浆、防腐剂或人工色素。

在澳大利亚,超过三分之二的父母表示自己“看得懂”儿童食品标签,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真正了解标签含义的家长只有14%。专家指出,许多看似“健康”的婴幼儿食品,其实仍含糖浆、防腐剂或人工色素。点击 ▶ 收听完整报道。


点击 ▶ 收听播客。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澳大利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食品时,信心与认知之间存在显著落差。

尽管超过三分之二的父母(67%)表示自己“有能力读懂食品标签”,但实际上,只有14%的人真正理解标签中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含义。

这项研究由婴幼儿有机食品品牌贝拉米(Bellamy’s Organic)委托市场研究机构YouGov完成,调查覆盖全国1007名18岁及以上的澳大利亚父母,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至18日,依据澳大利亚民调委员会标准进行。

结果显示,多数父母虽然“自信地”阅读配料表,却常常被复杂的成分名词、模糊的营销术语以及社交媒体上的混杂信息所误导。

看似健康?“食品标签往往具有误导性”

“很多父母真心相信自己在购买健康食品,”儿科营养师、Real Food Rating体系创始人曼迪·萨彻(Mandy Sacher)在接受采访时说。

“但现实是,食品标签往往具有误导性。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14%的父母知道孩子的食品中有哪些添加剂或防腐剂。”

萨彻指出,不少家长误以为婴幼儿食品“天然无添加”。

事实上,四分之一(25%)的父母错误地认为所有婴儿食品都不含添加剂,近一半(46%)则相信“天然甜味剂对婴儿安全”。

她强调,这些认知盲点让父母在货架前“以为自己做出了健康选择”,但实际上选中的产品可能仍含浓缩糖浆、填充物或人工色素。

“那些印着‘天然’、‘无添加糖’或‘含有机成分’的标签听起来很健康,但并不总是如此,”萨彻说,“即使是认真查看标签的家长,也可能被精心包装的营销语言所误导。”

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父母仍然最信任专业人士的意见(59%依赖医生或营养师),但三分之一(32%)的家长现在转向社交媒体获取营养建议。

与此同时,43%的父母更倾向向家人或朋友请教,40%参考育儿类书籍或网站,38%从食品包装和标签中获取信息。

“社交媒体能带来灵感,但也容易让人走偏,”萨彻说。

她本人也是社交媒体上的儿童营养教育者,但她指出:“在Instagram上我能看到两种现象:有些内容确实在帮助家长;但也有不具备专业资质的网红在推广所谓‘宝宝友好’的食物,这些产品往往高糖、高甜味剂甚至含防腐剂。”

贝拉米的报告指出,这一趋势反映出“专业建议与大众舆论之间的信任裂缝”,同时也意味着“品牌和专家在数字空间中重新建立权威的机会”。

如何让孩子吃得健康?“成分越简单越好”

在被问及如何选择婴儿食品时,63%的受访父母表示,如果品牌能提供更清晰的成分标注,他们会更有信心;近一半(48%)则表示,如果产品得到营养师或儿科医生推荐,他们会更倾向购买。

“透明度会建立信任,”萨彻说,“家长有权知道孩子吃的是什么。成分表越简单越好。‘越少越安全’(The fewer ingredients, the better)应该成为家长的黄金法则。”

她还建议父母在购物时核对官方认证标志,如澳大利亚认证有机(Australian Certified Organic , ACO),避免被“使用有机成分制作(Made with organic ingredients)”这样的模糊措辞误导;尽可能自己制作婴儿辅食,因为这依然是最安全、最营养的选择。

在澳大利亚,所有食品添加剂均需经由澳新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批准。

按照规定,添加剂必须标注类别名和三位数字编号。例如:
  • 色素(Colours):为食品增加或恢复颜色;
  • 防腐剂(Preservatives):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食品变质;
  • 乳化剂(Emulsifiers):保持油水混合状态;
  • 稳定剂(Stabilisers):维持食品结构均匀;
  • 增稠剂(Thickeners):增加粘稠度;
  • 酸剂(Acids):调节酸度以保持风味。
尽管添加剂须符合安全标准,但部分成分仍然令家长担忧。

例如,研究表明人工色素(artificial food colours)可能加剧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而亚硝酸盐(nitrites)与硝酸盐(nitrates)则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或血液携氧能力,并增加某些癌症风险。

专家建议家长减少加工食品,优先选择新鲜食材。

 业内人士认为,这项调查揭示的不是“无知”,而是“信息过载”。

面对复杂标签、快节奏生活与社交媒体的碎片化影响,许多父母并非不关心健康,而是缺乏辨别力与时间。

营养师萨彻总结道:“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最重要的是回归科学、回归常识。父母不需要成为食品化学专家,只要学会识别关键标识,就能在纷繁的标签中找到答案。”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YouTube,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