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惠特拉姆总理解职事件

Gough Whitlam

50年前的1975年11月11日,时任总理惠特拉姆被总督约翰·克尔解职。 Source: Getty / Getty / Keystone

1975年11月11日,澳大利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宪政危机。50年前,总督约翰·克尔爵士解除了时任总理惠特拉姆的职务。本期节目,我们将带您回顾这场震动全国的解职事件,从当时的政治僵局与贷款丑闻,到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日提到的“党派政治伏击”,以及最新曝光、可能涉及外国干预的证据(点击播客,收听详情)。


“因此,我,澳大利亚总督约翰·罗伯特·克尔爵士,特此颁布公告,解散参议院和众议院。”

这是澳大利亚第18任总督约翰·克尔(John Kerr),宣布时任总理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被解职时的原话。

在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注目的宪政危机中,惠特拉姆于50年前的1975年11月11日被正式解除职务。

在这场震惊全国的解职事件之后,惠特拉姆站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发表了那句至今仍被铭记的声明。

“好吧,我们只能说,天佑女王,总督没救了。”

这是惠特拉姆在被解职当天,站在国会大厦台阶上发表的那句著名的话。

他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英国王室代表,即总督解职的总理。
五十年后的今天,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发表演说,谴责这一历史事件,再次引发外界对当年宪政危机的讨论。

“毫无疑问,1975年11月11日发生的事并非宪政危机,而是一场党派政治的伏击。当时既没有先例,也没有正当理由。反对党,也就是联盟党,精心制造了围绕预算案的议会僵局,并暗中游说总督,要求他解职总理来解决问题。约翰·克尔爵士则以首席大法官巴威克提供的、不正当的法律建议为依据,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阿尔巴尼斯先生表示,这场解职事件是为了夺取权力,而牺牲了制度和惯例。

“事实上,反对党利用了约翰·克尔渴望成为事件中心的心理,煽动他的妄想,让他担心惠特拉姆会取代他。”

在旧国会大厦的一场纪念活动上,阿尔巴尼斯表示,惠特拉姆是一位鼓舞人心的政治人物,是百年难得一见的领导人,他让澳大利亚人民对政府可有的作为有了更高的期待。
ANTHONY ALBANESE PARLIAMENT
阿尔巴尼斯总理称,惠特拉姆是澳大利亚难得一见的领导人。 Source: AAP / MICK TSIKAS
“这座大楼见证了全民医疗保健制度(Medibank)的首次立法,见证了郊区和偏远地区复兴被置于国家政策的核心地位。正是在这里,关税壁垒的第一块砖被拆除,土地权利迈出了第一步,新一代澳大利亚人获得了改变人生的大学教育机会,白澳政策最终被废除,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种族歧视法获得通过。家庭法院和单身母亲津贴制度也在此建立,还有更多更多。”

然而,与惠特拉姆之前的保守派总理麦克马洪(Billy McMahon)一样,他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参议院、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到1975年10月14日,也就是工党政府上台整整三年后,惠特拉姆政府的财政状况已经十分紧张。

财政部长康纳(Rex Connor)当时试图通过一名巴基斯坦商人,秘密借取一笔巨额海外贷款。后来这件事曝光,引发了所谓的“贷款丑闻”,让政府陷入危机,康纳本人也因此辞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被一些人称为“参议院政变”。

两天后的10月16日,反对党领袖弗雷泽(Malcolm Fraser)以这起丑闻打破宪法惯例为由,带领反对党控制的参议院否决了政府的拨款法案。

总督约翰·克尔认为,如果政府无法获得拨款,总理就必须在举行大选或辞职中二选一。

僵局由此形成。
但惠特拉姆拒绝让步,坚持“继续执政”,等待反对党回头。

最终,约翰·克尔爵士动用了宪法赋予的权力,解除了总理惠特拉姆的职务。

当天在场的政治记者萨瓦(Niki Savva)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克尔总督的做法“卑鄙至极”。

“更糟糕的是,总督还欺骗了惠特拉姆总理……他没有事先警告,只说自己正在考虑这种可能性。”

这与珍妮·霍金(Jenny Hocking)教授多年后,在约翰·克尔与王室之间的所谓“宫廷信件”中发现的情况异曲同工。

这些信件显示,女王早在1975年9月,也就是解职事件发生的2个月前,就已经知道约翰·克尔爵士正积极考虑解散惠特拉姆政府。后来,他在没有提前告知惠特拉姆的情况下,就将其解职,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宪政惯例。

霍金教授在2020年打赢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官司,最终促成了这些秘密信件的公开。

“这些文件几乎没有经过审查,但它们包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我认为,这些内容彻底推翻了我们此前听到的关于解职事件的说法。”

但所谓“外国干预”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惠特拉姆在1972年当选总理后,打破了以往惯例,公开批评澳大利亚对美国的过度依附。

他谴责了美军对越南河内和海防的地毯式轰炸,也对位于澳洲爱丽丝泉附近、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运营的松树谷国防基地提出质疑,并推动了关于澳大利亚应有独立外交政策的讨论。
An undated file photo shows the radar domes of the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澳洲爱丽丝泉附近运营的松树谷国防基地。 Source: AFP
澳大利亚总理和内阁部前秘书长梅纳杜(John Menadue)在接受SBS采访时表示,惠特拉姆的立场让美国非常不满,他们甚至称澳大利亚是“天真的和平鸽”和“不可靠的盟友”。

“就在尼克松被赶下台前,他委托国务院和国防部撰写了一份关于美澳关系的特别报告。报告的内容相当严厉。该报告于2014年公开,文件中写道,美国将寻求削弱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如果这一策略无效,他们将考虑为澳大利亚反对党的胜利铺平道路。这里指的就是1974年那次反对党的胜选。”

后来,惠特拉姆发表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演讲,直指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由安东尼(Doug Anthony)领导的国家党。此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向澳大利亚发出了严厉警告。

“基辛格对惠特拉姆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并向美国驻澳大使提出了抗议。随后,他授权向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ASIO)发出一份外交照会,也就是正式向澳大利亚政府表达抗议。照会中警告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美国将认真考虑终止与澳大利亚在国防及其他政策领域的合作协议。”

这份外交照会的日期,正是在惠特拉姆被解职的前三天。
“我毫不怀疑,这在克尔总督最终决定解职惠特拉姆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梅纳杜先生表示,约翰·克尔爵士当时担心,惠特拉姆在解雇了澳大利亚情报局(ASIS)负责人罗伯逊(Bill Robertson)之后,也可能会把矛头指向他。

“我认为,这正是克尔最终决定将惠特拉姆推下悬崖的根本原因。”

在惠特拉姆的书《真相(The Truth of the Matter)》中,他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1977年,就美国干涉澳大利亚内政一事所作的道歉。

惠特拉姆后来也在澳大利亚众议院转述了这份道歉的核心内容,并被记录在国会会议记录中。

“民主党和工党是兄弟般的政党。卡特总统尊重美国盟友的民主权利。美国政府将永远不会再干涉澳大利亚的内政进程。美国将与澳大利亚人民选出的任何政府合作。”

阿尔巴尼斯总理宣布,政府将会在旧国会大厦外竖立一座惠特拉姆的雕像,以纪念这位曾在澳大利亚政治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领导人。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