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鄉鎮繼續有水浸
新州鄉鎮地區由 Forbes 至Wagga Wagga繼續受到洪水上漲的威脅,雖然雨勢已過,再現晴天。目前仍然有百多個緊急警報生效。
Murrumbidgee 河已經破堤,昨晚出現嚴重水浸,當局在Wagga Wagga發出疏散令。
Gundagai亦有嚴重水浸,水位已經高益1989年4月水災水平。
另外,Narrandera繼續有中度水浸,預料下周初可能會出現嚴重水浸。
而於中西部的小麥帶鄉鎮 Forbes,大概600名居民接到通知,於昨日下午撤離。
被洪水沖走失蹤人士遺體被尋回
警方潛水人員於新州南部高地發現的一具遺體,相信是早前於洪水中失蹤的兩名男子之一。
兩人於周一晚被報失蹤,當時他們於Bevendale一部開篷貨車上,貨車被洪水沖走時兩人被拋出車外。
昨日下午警方發現一具遺體,潛水人員繼續搜尋另外一人的蹤影。
邊緣群體未被充分警告水浸
人權觀察組織的研究發現,於今年新州鄉鎮 Lismore 的水災期間,當地的殘障人士、懷孕婦女、和長者均未有接獲充分的水浸警報。
研究員麥克尼爾 (Sophie McNeill)指,當局於處理緊急情況時,無照顧到邊緣群體。她敦促聯邦政府於制定應付災難措施時,要優先照顧高危群體。
研究員訪問了受Lismore水災影響的23名人士,發現受關注的問題包括水浸警報、疏散、同拯救支援。
男女被控謀殺及虐待男嬰
一對男女涉嫌和布里斯本北面一名7個月大男嬰的可疑死因有關,今日會出庭。
22歲女疑犯同33歲男疑犯,都認識死亡的嬰兒,兩人被控謀殺同虐待罪名,將會於布里斯本地方法院出庭。
偵探督察傑克曼(David Jackman)指案情令人關注。
傑克曼說「任何謀殺案都是令人不安。不過,當遇害者年紀越小,就特別令人難受。我任職偵探30多年,今次的情是我所見過其中最難受之一。」
債務追收公司今為民眾被錯誤追討欠債作供
兩間債務追收公司今日會於調查自動索償系統的聽證會上作供,向皇家委員會道出公司於計劃中參與的細節。
委員會正在調查大批領取福利者被錯誤追討欠債的問題。ARL Collect 和Milton Graham的代表將會作供。
這個計劃從差不多40萬人追回7億5千萬元。
委員會近日聽取的證供指出,當局於計劃初期已經有忠告計劃可能不合法,但意見並未交到負責計劃的部門手中。
針對個人及商戶網絡攻擊攀升
最新數據顯示,針對澳洲個人及商戶的網絡攻擊數目不斷上升。
據澳洲網絡安全中心透露,過去一個財政年度共接獲超過76,000宗報告,比前一年上升13%。
數據又顯示,一些先進國家及犯罪分子的攻擊行為越來越頻密,每7分鐘就收到一宗網絡罪行報告,以往是每8分鐘收到一宗報告。
而公佈軟件出現漏洞的情況亦上升了兩成半。
另外,澳洲公眾因為電郵系統被攻破的損失總數接近1億元,平均每一宗事件損失64,000元。
政府斥資減冀少針對婦女及兒童暴力
聯邦政府表示正盡力制定計劃,並增加經費,減少針對婦女同兒童的暴力行為,但綠黨認為仍然不足以應付問題。
社會服務部長利絲和 (Amanda Rishworth)宣佈政府撥款1億元,為逃避家暴的婦女及兒童提供720個安全的住宿地點。
利絲和又表示,聯邦政府會公佈行動計劃的具體目標及時間表,目的是在一個世代之內消除針對性別的暴力。
利絲和說:「這個計劃的好處是跟各州及領地政府合作,保證有關投資是協調一致,我強調當局是用迫切的態度去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綠黨參議員沃特斯 (Larrissa Waters)指出,單是在昆州就有超過5萬人輪候公共房屋,聯邦政府的最新公佈只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政府今起提高長者健康卡收入上限
聯邦政府提高了領取長者健康卡的收入上限,更多長者可以減低買藥及看醫生的費用。
艾巴尼斯政府履行大選承諾,由今日起,單身者收入上限由 $57,761,提高至$90,000,夫婦則由$92,416,提高到$144,000。
預計會有額外44,000名長者受惠,而聯邦財政會為此於四年間增加接近7,000萬元負擔。
委員會呼籲增加收入援助津貼
澳洲國立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澳洲人感到生活困難。
今年年初,有37% 澳洲人表示,價格上漲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有關比例於10月已經躍升至近57%。
澳洲社會服務委員會呼籲增加收入援助津貼,以幫助處於最弱勢的社群。
行政總裁戈爾迪(Cassandra Goldie)表示,有關措施將有助於應對不斷上漲的生活開支。
戈爾迪說:「 於應對通貨膨脹時,我們需要優先考慮處於最弱勢的社群。 我們需要固定他們的收入,然後盡我們所能,來控制通貨膨脹,包括干預措施以控制租金上漲,以及為天然氣的最高價格設置上限。」
巴基斯坦前總理中槍受傷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出席東部城市拉合爾遊行期間中槍受傷,他的支持者於其入住的醫院外繼續聚集。
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伊姆蘭汗的小腿受傷,要接受手術治療但情況穩定。除伊姆蘭汗外,有另外至少九人受傷。當地傳媒說,一名男子其後被捕。
現年70歲的伊姆蘭汗在4月被國會罷免下台後,選舉委員會上月取消他擔任公職的資格,伊姆蘭汗聲稱自己是他的繼任人謝里夫聯同美國陰謀行動的受害者。槍擊案發生時,伊姆蘭汗的政黨動員大批群眾遊行,要求提前大選。
而謝里夫和華盛頓都否認指控。
巴基斯坦長期存在政治暴力案件及暗殺等問題,今次的暴力襲擊,再次引發民眾擔憂國內政治日益不穩的問題。
日本抗議北韓射三導彈落入日本海
日本防衛大臣濱田康,對北韓今周再海射三枚彈道導彈提出「外交抗議。」
濱田指,導彈是從朝鮮境內向東發射,落入其專屬經濟區(EEZ)外的日本海。他形容北韓正進行一連串「迅速升級的挑釁行為」,日本正視之為,是對國家、地區及國際社會安全的威脅。
濱田說:「發射導彈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因此,日本已向駐北京大使館,提出強烈抗議及譴責北韓。」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繼續抗議北韓發射導彈,指北韓違反了多項聯合國決議,又指美國已要求要召開緊急安理會會議,以討論當前局勢。
以色列大選右翼重新執政
以色列大選的最終結果出爐,前任總理納坦雅胡帶領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在極端民族主義及宗教政黨的推動下順利當選重新執政,現任總理拉皮德已承認敗選,並祝賀對方獲勝。
以色列在不到四年間進行五次選舉,今次大選結果,有望結束當地目前的歷史性政治僵局。但納坦雅胡仍未正式開始組建政府,有關過程可能要歷時數個星期。
俄羅斯暗示放棄據點或大規模撤退
俄羅斯軍隊暗示,可能會放棄在烏克蘭第聶伯河西岸的據點,但烏克蘭軍方表示,暫時不會輕易相信有關說法。
俄羅斯任命的赫爾松地區副民政局長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在接受親俄網上媒體訪問時指,「俄軍的士兵好可能會向河的東岸撤離」,意味俄軍可能會大規模撤退,為戰事帶來新轉機。
但烏克蘭當局表示,他們對俄羅斯正在放棄該地區的跡象,仍然保持警惕,並且仍會於當地進行戰鬥,以防莫斯科係以「假裝撤離」進行埋伏。
七國集團開會討論烏克蘭局勢
來自七國集團,世界主要工業化民主國家的一眾高級外交官,已經展開為期兩日的會談。
於德國西部城市明斯特舉行的G7會談嘅重點,,包括加劇了糧食同能源短缺,以及事件對遠離歐洲的地方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是次會議是七國集團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同美國,聯合警告俄羅斯近一年後所舉行的, 當時俄羅斯被警告如果繼續入侵烏克蘭,將會有「嚴重後果」。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Josep Borrell)表示, 他們對期間所發生的事感到震驚。
博雷爾說:「俄羅斯的普京,或普京的俄羅斯,正在摧毁烏克蘭。他們無法佔領烏克蘭,他們無辦法於軍事、戰場上取勝。你們無辦法贏得戰爭。他們正在有系統地摧毁這個國家。」
印尼譴責緬甸無配合東盟和平計劃
印尼外長馬爾蘇迪指責緬甸軍政府,未配合東盟的「斡旋及和平計劃」,令計劃一直缺乏進展。計劃的內容包括,進行建設性會談、向緬甸提供人道援助,及增派一名東盟特使。
馬爾蘇迪此前曾表示,東盟已盡力推進緬甸的和平事業,但緬甸軍政府並未協助推動事態發展。
馬爾蘇迪說:「印尼相信,要於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參與的情況下,東盟才有可能促進對話,而緬甸國內問題,只能透過和緬甸人民一起行事,才能夠解決。因此,和緬甸對話,是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於對話後,東盟才能夠履行我飢作為和平促進者的職責。」
自去年緬甸軍方推翻了諾貝爾獎得主昂山素季的民選政府,拘留了她和數千名活動人士,並發動了一場引發武裝抵抗運動的致命鎮壓後,緬甸政府一直被禁止參加東盟高級別會議。
中國將完成其史上首次太空更替任務
中國當局證實,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小組,昨日下午已順利進入太空站夢天實驗艙,將迎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及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到臨。之後,神舟十四號、十五號兩個小組的成員,亦將完成中國航天史上,首次航天員於太空軌道上進行的更替任務。
較早前,夢天實驗艙用大約一小時時間已順利轉位,標誌著太空站的T字型基本結構的組裝工作已初步完成,按照計劃,之後,航天員將為新組合的太空站,展開基本功能測試和評估。
體育消息
法國巴黎大師賽,澳洲球手德米瑙爾於十六強賽被淘汰出局。
一直尋求重回澳洲一哥位置的德米瑙爾,以直落兩6比3同7比6輸給法國球手蒂亞福,無法突破「不能打入大師賽八強」的宿命。
同時,塞爾維亞的祖高域則繼續狀態大勇,擊敗俄羅斯卡查諾夫晋身八強。
READ MORE

【澳洲稅局報告】公司稅收達690億元 800大企業零交稅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