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統計局(ABS)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有47,216對配偶離婚,每1000名16歲及以上的澳洲人中有2.1人離婚。這數字低於2023年的2.3,也低於2005年的3.3。
澳洲的離婚率已降至實行無過失離婚以來的最低點。平均而言,婚姻持續的時間中位數,從2023年的13年增加到2024年的13.2年。
澳洲國立大學(ANU)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人口學家Liz Allen在學術文章平台The Conversation上撰文指:「在經濟不穩定加劇的背景下,澳洲人結婚率和離婚率越來越低,生育的孩子也越來越少。這反映出深刻而複雜的社會變化。」
1975年,離婚過錯證明的要求被取消,配偶雙方無需說明具體原因,就可以選擇一別兩寬。在此之前的20年裡,婚姻解除都是根據法院判決的過錯而進行。自此,澳洲的離婚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
現在澳洲人離婚年齡中位數是:男性47.1歲,女性44.1歲,反映出結婚年齡更晚,婚姻持續時間更長。
與2019年相比,從結婚到分居一般要多持續8個多月,從分居到離婚則要多持續近11個月。這種增長表明,可能在新冠疫情期間和之後發生了迅速而急劇的變化。
作者分析,這並不意味著大家更善於處理感情關係,相反,由於經濟原因,澳洲人的婚姻維持時間越來越長。
「大多數澳洲人認為婚姻並非必須維持終生,這反映出社會對離婚的廣泛接受……婚姻仍然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澳洲人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都會結婚。」
最新數據顯示,自從新冠疫情期間出現下降和反彈,澳洲人的結婚率穩定下來,但平均低於疫情之前。現在的結婚率遠低於澳洲戰後嬰兒潮時期的最高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選擇悖論。在關係方面,選擇普遍增多,但在家庭方面,則受到更多的限制,這裡涉及社會和經濟方面。
作者表示,許多澳洲人無法達到他們想要的家庭規模,因為面臨一些困難。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要面對住房負擔能力、經濟不安全、性別不平等和氣候變化等議題,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太高了。這也令離婚的成本增加,「便宜的」離婚費用,起價過萬元。
在生活開支危機期間,處理婚姻破裂的方式更為多元且靈活。
在有孩子的情況下(佔離婚家庭的 47%),父母正在尋找新的方法,盡量減少不利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例如鳥巢式離婚,指的是孩子們留在原來的家裡生活,家長依照照顧安排輪流回家照顧孩子。
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處理方式,在和平分開的情況下效果最好。約70%的涉及子女的離婚和分居是由家長雙方自行協商完成的。
也有人選擇交往但分開居住的模式,這種情況在養育子女的父母中特別常見。這對於不想在離婚後讓新伴侶搬來同住的人來說,也是一個解決方案。
「不斷上漲的住房成本和日益加劇的經濟不穩定,意味著分居可能根本不是一種選項,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況下。研究顯示,房價高企可能會讓人們繼續維持原本想要離開的婚姻。」
她也指出,分居期間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並撫養孩子,越來越多地成為對經濟壓力的一種回應。當婚姻關係涉及經濟依賴和高度衝突時,這種安排會讓家庭陷入潛在的高度不穩定環境。
最後,她指出,家庭正在改變和更為多樣化,政府的家庭政策必須反映出這一點。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