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維州發生震驚全國的殺警案,56 歲的疑犯弗里曼(Dezi Freeman)於 今年 8 月 26 日在墨爾本東北約 300 公里的 Porepunkah 與兩名警察發生致命衝突,槍殺兩名警員。目前,弗里曼仍下落不明。
這名男子自稱是「主權公民」(Sovereign Citizen),一種拒絕承認政府及法律權威的極端思潮。
SBS廣東話邀請刑事法主任律師刁世松(Sherwood) 解構「主權公民」的含義、他們如何以「偽法律理論」挑戰司法制度,以及這類思想在澳洲的潛在風險。

刑事法主任律師刁世松(Sherwood) Source: SBS
改名「自由人」的信念
Sherwood 指,疑犯弗里曼的真名原為 Desmond Christopher Filby,後來因信奉「主權公民」理念,將姓氏改為「Freeman」,象徵「自由人」的身份。
Sherwood 解釋:「他改名其實是一種象徵行為,代表不承認政府創造的法律身份。」
這個字眼背後的象徵早有端倪,早前在阿德雷德,有其支持者手持印有「Freeman」字樣的標語於街頭示威,最終被警方以「散播引起公眾反感的材料」起訴。
甚麼是「主權公民」?
「主權公民」的信念核心在於,每個人擁有兩個身份:
第一,是政府創造的「法律人」(Legal Person),即護照、出生證明或駕駛執照上所代表的那個人;
第二,是所謂「活人」(Living Man),被他們視為真正自由、不受法律約束的「自然人」。
Sherwood 解釋:「他們相信政府的法律只可以約束『法律人』,但不可以約束『活人』,所以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交稅、不用登記車輛、不用註冊結婚,甚至不承認法院權威。」
反政府思潮的形成
那為甚麼會有人自稱「主權公民」?Sherwood 認為,這類思想往往源於個人生活的挫敗或社會孤立。
「有些人可能經歷財務破產、家庭破碎,又或者疫情期間對政府政策失去信任。當他們在網上尋找答案,就容易被這類『反體制』理論吸引,他們覺得政府是控制一切的『元兇』。」
這類人對執法者特別敵視,尤其是警察、檢控官和法官,視他們為壓迫的象徵。弗里曼本人就曾在網上公開辱罵警察為「納粹」及「恐怖分子」,甚至試圖「逮捕」法官,並控告前維州州長叛國。
主權公民與司法體系的衝突
雖然這類案件在法庭並不常見,但 Sherwood 坦言仍偶有出現。「大約十宗案件中可能有一宗,會有人聲稱自己不承認法律權威。」
他指,部分人拒絕聘請律師、拒絕法律援助,堅稱「律師都係政府嘅人」,而選擇獨自出庭。「有時法官會耐心解釋,指如果認罪可能不需監禁,慢慢引導他們面對現實。這也是法院的教育責任,幫助被告理解法律運作,減少未來重犯。」

Source: AAP
「偽法律理論」的矛盾
Sherwood 指,這些「主權公民」信奉的多是所謂「偽法律理論」(Pseudo-law),一種自製的「法律故事」。
「他們在網上互相抄寫、編造,話自己可以選擇不服從法律,不需承擔任何責任。」
但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甚至充滿矛盾。他舉例說:「弗里曼一邊否認政府,一邊又領取政府殘障福利金,這個就是最典型的自我矛盾。」
沒有成功案例
澳洲法院對「主權公民」的抗辯一律不接受。Sherwood 強調:「從來沒有一宗成功案例。」
部份法官在開庭時一聽到被告提起這類理論,便會建議他休庭尋求法律代表;若被告拒絕配合,案件會自動延期。
「很多人最終在庭上親眼見到整個司法系統嚴謹程序,庭上有警察、律師、法官、陪審團,那一刻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自由幻想』是離地及不切實際。」
這類思想多透過社交平台與論壇擴散。「有些人在網上傾訴生意失敗、交稅壓力,就會有人灌輸那些所謂『政府控制論』。由好奇變沉迷,再變成極端。」
Sherwood 認為,網絡是令這股思潮蔓延的溫床。
是否與「新納粹」有關?
有輿論質疑,主權公民運動與近年在示威中出現的新納粹組織是否有關聯。
Sherwood 回應:「弗里曼太太其實是華裔,這樣看他本人並不屬於種族主義陣營。新納粹信奉白人至上,偏向種族仇恨,而主權公民則更多反政府思想。」
他補充,弗里曼案仍在調查中。案發當日警方執行搜查令,涉及性罪行及兒童色情資料調查,不過具體情況仍未公開,以免影響陪審團公正審理。

目前,弗里曼仍下落不明。 Source: AAP
Sherwood 認為,這種思想往往源於個人絕望與資訊誤導。當法律制度被誤解成敵人,就會引發悲劇。
公眾面對網絡資訊,應時刻保持理性和批判思考。
弗里曼涉嫌於今年 8 月 26 日在墨爾本外郊區 Porepunkah 槍殺兩名警員。目前尚未有任何官方目擊到弗里曼的蹤跡,警方認為他可能正在接受與其有聯繫的人士協助。
維州警方請公眾協助尋找全國頭號通緝犯,並於 9 月 6 日 宣布懸紅 100 萬元,並指這筆錢將用於逮捕弗里曼,而不是像通常的懸紅一樣,以定罪為條件,只要提供線索令疑犯逮捕將可獲得 獎勵。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