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無後果?】維州重犯少年罪案飆升 律師解釋:拉人即放何謂保釋?

近日維州劫車案大增,不少案件涉及青少年。

近日維州劫車案大增,不少案件涉及青少年。法律專家直言:現行法例過時,青少年「犯法無後果」的觀感會縱容更多重犯。政府雖已收緊保釋,但是否足以阻嚇? Credit: PD

近日維州劫車案大增,不少案件涉及青少年。法律專家直言:現行法例過時,青少年「犯法無後果」的觀感會縱容更多重犯。政府雖已收緊保釋,但是否足以阻嚇?


近期維州接連出現多宗劫車 (carjacking) 及青少年犯罪案件,引起社區強烈關注。

居民擔心青少年被捕後因年齡或保釋制度寬鬆,很快就能重返街頭,令「犯法無後果」的觀感加深。 

上周,墨爾本西部郊區發生致命兇案,兩名分別 12 歲及 15 歲男童疑遭「有針對性襲擊」遇害。警方其後指事件為青少年幫派行為。

而上月,在墨爾本東區 Ashburton,一名父親開車準備外出,突然被三名蒙面疑犯包圍企圖劫車。為保護坐在車內的妻兒,他毅然倒車並撞開對方,最終逃過一劫。

另一宗發生於 Richmond 的案件,一名女子車輛在街頭遭劫,多名好心市民見狀合力阻止,其中一人更拿高爾夫球桿嚇退疑犯,令對方棄車逃跑。這些案件震動社區,令不少人質疑現行法律是否失效。 

SBS 廣東話訪問維州律師盧尚斌 Derek,他直言維州法律框架過時,過於強調青少年「更生」而對「社會安全」失去平衡。
Thief peeking into a car
近期維州接連出現多宗劫車 (carjacking) 及青少年犯罪案件,引起社區關注。 Source: SBS / Cavan Images / Edith Drentwett/Getty Images/Cavan Images RF

年齡門檻存爭議:少年犯罪「零後果」?

盧律師指,維州法律對不同年齡青少年有明確區分:
  • 10歲以下:無論行為多嚴重,完全無刑事責任。 
  • 10至13歲:屬灰色地帶,檢控方必須證明涉事少年「清楚知道自己做錯事」。心理學家常被傳召作評估,辯方亦會以「年齡不懂事」為抗辯理由。
  • 14至17歲:雖須承擔刑責,但案件交由兒童法庭審理,偏重教育、輔導與康復,而非純粹懲罰。
盧律師認為:「百年前的英國法律思維,今日仍在沿用。但現時十歲小朋友早熟得多,對錯觀念清晰。繼續認為他們『唔知自己做錯』,其實是與現實脫節。」

有報道亦認為青少年應有「第二次機會」,但不應有第四、第五次,批評預防措施和問責失效,司法制度「軟弱」,缺乏威懾力。
WhatsApp Image 2025-09-08 at 1.06.32 PM.jpeg
維州律師盧尚斌 Derek 指維州法律框架過時,過於強調青少年「更生」而對「社會安全」失去平衡。 Source: Supplied / Derek Lo

判刑偏輕 保釋過鬆

普遍情況下,大部分青少年初犯會被判以警告、社會服務令或緩刑,少數會接受居家監禁或戒毒計劃等。

盧尚斌坦言:「法庭希望幫青少年重返正軌,所以不太著重懲罰。公眾觀感上,就覺得『判得太輕,冇阻嚇力』。」

保釋制度亦備受爭議。他指出,有青少年曾獲保釋多達數十次,但仍不斷重犯:「制度太鬆,法官多數相信父母會監管,辯方求請,結果青少年一次又一次再犯。」

維州收緊保釋,稱「全國最嚴」?

在社會壓力下,維州州長艾倫 (Jacinta Allan)今年 3 月收緊保釋制度《進一步修訂保釋法案(Bail Further Amendment Bill 2025)》,並指是全國「最嚴格保釋法」,應對重複、嚴重的犯罪行為,令監獄不再是對犯嚴重罪行的青少年罪犯「最後手段」,以提升社區安全。

維州政府強調:
  1. 社區安全優先:所有保釋決定必須以公共安全為首要考慮,同時取消「還押僅作最後手段」的原則。
  2. 最嚴格保釋測試:針對嚴重及暴力罪行引入新測試,門檻高,特別針對慣犯及重犯。
  3. 新增保釋罪行:包括「第二次違法」規定,如在保釋期間再次犯罪,將面臨更嚴厲處理,甚至直接還押。
維州政府發佈的新聞稿指,男性成年人和青少年是被指控犯嚴重入室盜竊罪最多的群體,其中 64% 的犯罪者年齡在 20 歲以下。

根據新法例,任何人在保釋期間若再被控入屋爆竊、劫車、持械搶劫等嚴重罪行,將面臨更嚴格的保釋測試。

除非法官「高度確信」被告在獲釋後不會再次犯罪,否則必須拒絕保釋。與新州的類似法例不同,維州的新標準適用於所有年齡層。
Adolescent threatening a group with a knife
Source: SBS / Uwe Umstatter/Getty Images/imageBROKER RF
同時,維州政府立法禁止攜帶或使用開山刀(machetes),開山刀禁令已於本月生效,持有開山刀的最高刑罰是 2 年監禁或超過 47,000 澳元罰款。

維州亦於警局設 40 個開山刀回收箱,民眾可將非法刀械投入,而不會受罰。

盧尚斌認為改革「有一定阻嚇力」,但仍不足夠:「應該將更多嚴重罪行列為不可保釋,最低刑罰亦應提高。否則,青少年仍會覺得犯法無後果。」

罪案全面上升 警方: 少數人推高罪案率

維州警方數據顯示,青少年犯罪達到自 1993 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過去一年,警方共拘捕 3,300 名最嚴重青少年犯,其中 330 人屬「慣犯」,涉及多宗劫車、入屋爆竊、持械搶劫等暴力案件。

警方指,對初犯、低級別案件仍會使用「警告」,亦設有警察社工聯合行動如 Embedded Youth Outreach Program、Crime Reduction Teams 定期與青少年及其家庭接觸。
 
警方強調,維州大部分青少年罪案由少數「重複犯」主導。

根據維州警方和犯罪統計局數據:
  • 總罪案:截至 2025 年 3 月,維州錄得 627,268 宗罪案,比去年同期增加 91,692 宗,上升17.1%。
  • 犯罪率:每 10 萬人口有 8,838 宗罪案,上升 15.2%。
  • 拘捕創紀錄:警方 12 個月內拘捕 25,917 人、合共 75,968 次,自 1993 年有電子紀錄以來最高,可能是警方 172 年歷史上最多。
Keyless car crime
維州政府今年收緊保釋制度,並指是全國最嚴格的保釋法,應對重複嚴重的犯罪行為,提升社區安全。 Source: SBS / Lorado/Getty Images
汽車相關罪案
  • 車內盜竊:82,414 宗(+39.3%),以偷車牌(+49.6% )最常見。
  • 偷車:31,551 宗(+47.1%),達 2002 年以來最高水平;五分之一「有匙偷車」,加上高科技工具複製車匙。763 宗被偷車涉入交通意外(+73%),導致 6 人死亡。
零售盜竊
  • 41,270 宗(+38.6%),創新高。由生活成本壓力、組織犯罪集團及大型零售商加強舉報推動。
  • 58,137 宗(+20.5%),其中汽油盜竊佔最多。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事件達 106,247 宗(+10.7%),違反家庭暴力令案件 63,809 宗(+18.3%)。多涉及透過手機或社交媒體滋擾受害人。

青少年犯罪(10–17歲)
  • 5,275 宗(+17.9%),為 1993 年紀錄以來最高。
  • 雖只佔 13.1% 被捕人數,但涉及 63% 搶劫、46% 爆竊、27% 偷車。
爆竊與刀械犯罪
  • 住宅爆竊:7,878 宗(+30.5%)。
  • 刀械犯罪:警方數據顯示今年每日平均充公 44 把非法刀械,2025 年可能刷新 2024 年 14,805 把的紀錄。

懲罰與更生之間的平衡

盧律師總結,法律制度設計希望讓青少年「改過自新」,但目前過度偏向教育而非懲罰,令公眾安全感下降。

他強調,改革必須兼顧懲罰與更生:「如果只懲罰可能治標不治本,但完全無後果,就只會縱容更多犯法。」

他補充,社會應透過選區議員、民意壓力推動法律檢討,更新過時制度,確保「社會安全」與「青少年更生」能夠同時兼顧。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