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上月放寬規管,允許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分發由持有 AFS 牌照的機構所發行的穩定幣,無須另申市場或清算牌照。 
盡詳錄音: 
本月開始,一款目標是與澳元一比一掛鈎的澳洲穩定幣 AUDM 已投入使用,並陸續在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上架。 
雪梨大學商學院的高級講師李薇博士向本台【環宇金融】環節,解析穩定幣的功能定位、與加密貨幣的差異,以及對支付生態與監管的影響。 
重點摘要 功能定位:穩定幣最早作為清算/結算工具,藉區塊鏈在跨境支付中降低時間與成本,無需完全依賴 SWIFT 等傳統銀行網絡。 與加密貨幣的差異:多數加密貨幣由市場供需定價、波動高;穩定幣通常與法幣或黃金等資產掛鈎,價格波動相對可控。 應用拓展:在 DeFi 與 Web3 生態中,穩定幣逐步承擔支付、儲值與交易媒介角色,可用於買賣加密資產與借貸。 產業動向:國際支付機構(Visa、Mastercard、PayPal)已試行以穩定幣進行跨境結算,未來有望降低海外刷卡成本。 監管趨勢:美國推出針對支付型穩定幣的聯邦框架(Genius Act),歐洲與澳洲亦加速審視貨幣主權、金融穩定與支付連通性。 LISTEN TO
【現金將被取締?】全國現金交易跌至一成 
專家觀點 李薇博士指出:「穩定幣透過新技術為跨境清算提供替代路徑,可同時縮短時間與降低費用;隨 DeFi 與 Web3 發展,穩定幣在支付、儲值與交易媒介上的角色日益明確。」 
她續稱:「在監管逐步明朗的背景下,穩定幣可承接部分傳統銀行功能。國際上,美國的監管框架帶動其他市場加速跟進;對澳洲而言,本地發行澳元穩定幣有助維持金融穩定、貨幣主權與國際協調。」 
應用場景與影響 個人支付:海外刷卡與跨境小額支付的手續費與處理時間有望下降。 企業收付:中小企業跨境收付款(特別是金融基建較弱地區)可望以更快、更低成本完成。 數位經濟:在遊戲及數位資產購買中,穩定幣可作直接支付或作為配置其他加密資產與借貸的基礎。 
取代法定貨幣? 雖然李薇博士認為,若監管恰當,穩定幣的發展將會有更大機會取代現金交易,但它並非意議上的法定數碼貨幣。 
同時,她亦認為,澳洲目前離出現數碼法定貨幣的可能性仍然頗遠,因此穩定幣可以起到補位作用。 
「數碼澳元屬央行發行的法定數位貨幣,(與穩定幣)兩者的技術部分重疊、但定位不同,在澳洲情境兩者更屬互補關係。短期內在消費端落地機會仍低,主要挑戰在於民主社會對政府掌握個人金融數據的顧慮。」 
「相較之下,由私營機構發行的穩定幣在支付效率與成本方面可起補位作用,但最終仍需相應法幣或資產儲備作支撐,穩定幣亦難以完全取代法定貨幣。」 
更多詳情,請聽【寰宇金融】完整訪問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