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個人化定價時代悄然降臨】大數據決定價格消費者任由宰割?

A hand holding a phone in front of a screen showing the OpenAI logo

In this photo illustration, a ChatGPT logo is seen displayed on a smartphone and in the background. (Photo by Algi Febri Sugita / SOPA Images/Sipa USA) *** Strictly for editorial news purposes only *** Source: AAP / Algi Febri Sugita/SOPA Images/Sipa USA

人工智能(AI)近年滲透至各行各業,其中「個人化定價」成為不少企業積極應用的策略,但這種做法除了提升營運效率,亦引發法爭議:個人化定價是否公平?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寰宇金融

CoWealthPartner理財師曾耀韜(Max)向本台【寰宇金融】節目表示,個人化定價一直深入民間,加上人工智能後操作就更精準。

「傳統的個人化定價,學術上叫做『價格歧視』。例如會員價和非會員價不同,新客和舊客的價格有差別,這些都是消費者容易理解的透明差異。」

詳盡錄音:

隨着AI技術介入,定價模式進一步複雜化。Max指出:「AI不會只用年齡、會員與否這些粗略數據,而是會根據購買歷史、瀏覽記錄、支付記錄、社交數據和地理位置等大數據去定價。如果支付意願高,價格可能更高;意願低,就可能獲得優惠券。」

Max 指出,AI 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於數據分析,而是能夠即時調整價格。

AI最厲害的地方,是它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即時調整價格。
「譬如你買機票,可能每過一分鐘,AI根據你的動作或過往數據,就會顯示完全不同的價格。AI還能透過用戶回饋不斷學習,完善模型,令個人化定價持續改進。」

他舉例稱,Amazon 等網購平台已廣泛應用這些技術:「不同的人因為消費記錄不同,看到的價格也會不同。假如你多次查看某件商品卻未購買,系統可能會分析後,發優惠券或推送一個你更可能接受的價格。」

Max 指出,人工智能驅動個人化定價的發展本身就伴隨質疑。但目前法律並未明確禁止企業利用個人數據進行定價,更多時候用戶在使用軟體時已被迫自動授權。

AI 在成長過程本身就一直伴隨著爭議。
「(對於個人化定價)我們可以從法律和倫理兩個層面來看這個問題。」

「只要不是涉及種族或性別等歧視,法律上要全面禁止其實比較難。雖然有公平交易法、反壟斷法等大法,但不會因為消費者買一件商品貴了一點,就動用這些法律。」

因為 AI 是透過個人資料收集來定價,所以亦牽涉到很多隱私問題:「雖然這些數據可能是合法性地收集了,但使用是不是合理?有沒有經過顧客的真正同意?其實這些都是有爭議,需要改進和監測的地方。」


他補充說,若企業利用AI作「殺熟」行為,例如老用戶反而看到更貴的票價,便會引發不公平的質疑。

至於倫理與道德層面,他認為個人化定價並非一面倒的負面,他強調,企業也應承擔社會責任,正向利用數據去照顧弱勢群體。

「譬如對老人家或小朋友提供優惠,這就是正向的價格歧視。但新聞經常聚焦於『殺熟』等負面例子。」Max認為面對AI個人化定價,消費者並非完全無力。

Max 認為,消費者面對 AI 個人化定價的對策時也並非束手無策。
AI 做這件事是依賴數據的。如果收集的資料不真實或不完整,就會造成定價出現偏差。理論上,消費者是可以利用這些偏差,看看能否令自己受惠。
他建議,首先可以使用比價工具來降低風險:「現在有很多比價軟體,可以一次過比較多間公司的商品定價,這樣就能減少個人化定價的影響。」
「你可以很有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數據,比如購買時用匿名,甚至用另一個身份,變相令 AI 的判斷失準。這樣做多了,你就會看出哪一種個人化定價對自己有利。」

最後,他提醒消費者要善用回饋機制:「不要先假定企業一定在個人化定價會走負面道路。其實他們也想精準定價。消費者可以適時反饋,例如發現自己買貴了,而另一家更便宜,就告訴企業。AI 會透過這些回饋學習改進,長遠而言,大家都應該受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