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寰宇金融
近年澳洲 ETF 市場高速成長。除了傳統被動追蹤指數的 ETF,愈來愈多「會選股的 ETF」開始受到投資者關注。這類產品由基金經理主動挑選股票,希望在市場波動中創造超額回報。
與傳統被動 ETF(例如追蹤 S&P 或 ASX 200 指數)不同,選股型 ETF 結合主動選股與 ETF 結構的靈活性。投資者既可享受 ETF 的流通性與透明度,又有機會透過經理人策略獲取額外收益。不過,這種「主動因子」同時也意味更高風險,表現會受經理人判斷、行業配置及市場時機影響。
另一個關鍵差異在成本。選股型 ETF 往往管理費更高,投資者在選擇時,除了比較費用外,還有甚麼要留意?而在選股型 ETF 中,「基金經理能力」變得更重要。投資者有何指標去檢查經理人與策略透明度?
目前澳洲市場上已有多隻主動或集中型 ETF 活躍於市場,例如:ALFA 長短倉策略;以及 DACE 高信念選股等。它們又有何分別?
今集《寰宇金融》蔡苡雯 請來資深獨立投資策略師黃耀宗 Andy, 講解「會選股的 ETF」點運作、主動 ETF 與被動 ETF 的根本分別、如何評估「附加成本」、以及基金經理實力如何影響整體表現。
立即收聽今集《寰宇金融》。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與個人相關的財金資訊請尋找專業意見,或向閣下的理財顧問查詢。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