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文化傳承 從一瓶蠔油開始

Gary Hui Lee Kam Kee

Gary 分享了他對「味道與文化傳承」的看法。

從香港到澳洲,傳統醬料到創新口味,如何以「味道」連結全球華人與多元文化?


「味道」不限於舌尖上的感覺,更是文化語言與記憶的載體。今集【人物誌】,鄧蕙琳訪問李錦記大洋區業務發展總監 Gary Hui,從他的成長故事談到全球市場策略,探索這個百年品牌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

對 Gary 而言,「味道」是一種能觸動感官、喚起情感的體驗。他成長於潮州家庭,每逢大時節家裏總會準備烏頭魚、凍蟹、炆冬菇、蒸雞與蒸魚等傳統菜式。他笑言自己來自大家庭,過冬、新年時大家一同下廚,不但延續了母親的手藝,也讓「味道」成為維繫家人情感的方式。蘿蔔糕、蒸糭等家常風味,更成了他與家人共同的記憶。

Gary Hui Lee Kum Kee 2
隨着澳洲多元文化的融合,消費者的口味變得更加多樣。
從個人的味道故事延伸至品牌傳承,Gary 形容李錦記的核心精神正是「尊重傳統」。從創業之初的蝦醬,到今日最具代表性的蠔油與醬油,許多產品歷久不衰。以澳洲市場常見的「熊貓蠔油」為例,雖會因應當地法規作出調整,但整體風味仍盡量貼近香港版本,並適合炆、煮、炒或「點」等各種料理方式。他補充,豉油在中港市場佔有率接近五成,而澳洲亦達兩成以上;而 XO 醬更是公司研發的原創風味,深受家庭歡迎。

談到澳洲市場的發展,Gary 指出當地華人對調味品質要求高,對「正宗風味」的追求也成為品牌在當地建立穩固基礎的重要因素。同時,多元文化背景讓品牌能夠把中式調味帶入更多不同的餐桌場景,激發更多創意可能。

除了傳統產品,Gary 亦談到如何回應新世代的飲食習慣。近年公司積極研發無麩質與更健康取向的產品,亦推出更便利的包裝,如「唧唧裝」蠔油、快速料理醬料包,讓年輕人也可輕鬆煮出家常味道。即食鮑魚更因多種容量選擇而大受歡迎,甚至有人會將鮑魚加入即食麵中「升級」日常美食。

Gary表示,品牌在澳洲也嘗試更多跨界合作,例如與本地雪糕店推出醬料風味雪糕,以及舉辦廚藝班、推出醬料造型扭蛋等,希望以更貼近生活、更多互動的方式與年輕一代接觸。味道的傳承不必拘泥形式;只要能讓更多人享受、理解並願意接觸,就是文化最好的延續。

請點擊收聽這節【人物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