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統計局周三公布數據顯示,截至 9 月的季度消費物價指數(CPI)上升 3.2%,為一年多以來首次高於澳洲儲備銀行 2% 至 3% 的目標區間。
儲銀較關注的核心通脹率(亦稱「截尾均值通脹率」),即剔除價格波動較大因素後所計算的通脹水平,也由 2.7% 小幅升至 3.0%。推動通脹再度攀升的主要因素,包括教育、醫療、住房,以及酒精與煙草價格的顯著上漲。
有經濟學家認為,通脹急升幾乎排除了儲銀在下周會議上考慮減息的空間;不少分析亦認為,儲銀今年內大概率不再減息。
聯邦證券(CommSec)首席經濟分析師費爾斯曼(Ryan Felsman)向澳聯社指出,一項令人意外的的商品是咖啡的價格。「雖然食品與非酒精飲料的通脹率大致維持在 3%,但咖啡、茶及可可價格按年升幅超過 14%。」
費爾斯曼表示:「目前情況主要受巴西與越南兩大咖啡豆生產國遭遇惡劣天氣影響,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亦推升了價格。上游大宗商品價格的升幅最終會反映在部分超市商品的零售價格上。」

在最新通脹數據公佈前,市場普遍已預期物價將上升,但今次升幅強於預期,亦令金融業界頗為意外。
聯邦證券指,目前通脹升幅反映儲銀在可預見的未來已暫停減息。
四大銀行普遍預計,儲銀在今年餘下時間不會進一步減息。聯邦銀行與西太平洋銀行修正展望,認為至少在今年內,現金利率將維持在 3.6% 不變。
澳新銀行表示,下一次減息或在明年 2 月;國民銀行則估計,按揭供款人或需待到明年 5 月,方有機會見到儲銀再度減息。
金融比較網站 Canstar 數據分析總監廷德爾(Sally Tindall)表示,儲銀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高於預期的失業率,凸顯其在抑制通脹與保障就業之間的兩難;此外,連續三個月月度通脹高於預期,令今年內進一步減息的空間有限。」
不過,亦有部分經濟分析師預期,官方利率仍可能於 12 月或明年初進一步下調。
另一方面,聯邦政府對耗資 100 億澳元的澳洲房屋未來基金(HAFF),啟動為期九個月的「政治審查」,以回應計劃遭反對黨批評「浪費納稅人金錢及推高房價」。
該基金於 2023 年成立,旨在透過向樓市提供資金以增加公共房屋及廉租屋等物業的供應,應對澳洲住房危機。
計劃的目標是五年內建造 4 萬套公共房屋及廉租屋;但有消息指,計劃去年開支、僅相當於在雪梨建造八間房屋的水平,而遭受質疑。
反對黨住屋與無家可歸者事務發言人布拉格形容,該計劃是其一生所見最大型的公共政策災難之一。
「計劃既浪費納稅人金錢,亦對單套房屋的撥款偏高;在部分個案中,當局為每間房屋支付超過 130 萬澳元,而澳洲全國平均單位售價僅約 50 萬澳元。」
另一方面,獨立參議員波科克對審查表示歡迎,認為該基金長期過於複雜且進度緩慢;其並主張,若改以戰後面對住房危機時的做法,由政府直接投資興建公屋或社區住宅,將更快速且具成本效益。
目前已啟動的審查,焦點將放在該基金被指「建屋進度過慢」,以及專家擔心現行框架未能真正提供更多「公共住屋」,反而可能鼓勵打著「公屋或廉租屋」名義、但以市場營利為導向的租賃模式。
而助理財長穆利諾仍表示,該基金屬設計完善的計劃,且已批准大量住宅項目。他亦強調,部分開發項目位於優質地段,可為居民提供公屋及廉租屋等安排。
同時,住房部長奧尼爾指責反對黨與綠黨延宕該基金撥款,並強調目前計劃中建設的 5.5 萬間公屋及廉租屋,較聯盟黨在過去十年僅建成的 373 套同類物業為多。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