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狗狗是否對某個玩具愛不釋手?科學家指出,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玩樂,而是一種「上癮」行為。
根據本月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一項研究,奧地利研究人員觀察了 105 隻狗,發現部分狗隻對特定玩具的依戀程度,與人類的賭博或網絡遊戲成癮行為相似。當牠們被剝奪心愛的玩具時,血壓上升,行為變得執著且忽視其他事物。
研究團隊形容這種現象為「無論有否負面後果,仍強迫性地重複某種活動」,屬於一種強迫性行為。
維也納獸醫大學行為生物學家、研究作者之一瑞瑪(Stefanie Riemer)表示:「在狗界,大家都知道有些狗被稱為『球類上癮者(ball junkies)』,但這到底只是說法,還是真有其事?」
研究結果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狗展現出類似人類上癮的行為,尤其以德國牧羊犬與牧羊犬等傳統工作犬最為明顯。
上癮的狗隻展現出高度挫折感與極低的自控力,即使在所有玩具和食物被移走後,這些狗仍持續盯著玩具消失的門或儲藏架,心率維持在高水平長達 15 分鐘。
不過,瑞瑪強調,這項研究並非診斷工具,無法用來標籤「上癮犬隻」:「我們觀察到的確有與人類成癮標準一致的行為,但即使在人類身上,行為成癮的界定也非常模糊。」
為何狗會對玩具「上癮」?
專業犬隻訓練師麥艾佛(Una McEvoy)解釋,這一切都與「多巴胺(dopamine)」有關。
多巴胺是一種與「獎賞與動機」相關的腦內化學物質,會在愉悅活動中釋放,增強重複行為。人類的成癮行為(如酒精、毒品等)同樣與多巴胺機制相關。
對狗而言,不需要藥物就能達到多巴胺釋放。牠們在追逐球、咬合玩具、或追趕獵物時,都能產生相似的快感。不同犬種的觸發方式也不同:有些是追球,有些喜歡嗅覺追蹤,或咀嚼玩具。
麥艾佛說:「不少飼主對狗的天性毫無準備,他們認為某些行為是問題行為,但其實那正是這個犬種的天性。」
狗玩具是大生意?
若狗真的「愛上」玩具,這對玩具製造商而言可說是好消息。
全球寵物用品市場持續增長,澳洲的寵物產業在 2022 年價值達 130 億澳元,涵蓋飼料、醫療開支與玩具。
幾乎一半的澳洲家庭飼養狗,一隻狗一生的平均開銷約為 25,000 澳元。
麥艾佛建議,與其讓狗單獨玩,不如「人狗互動」:「我更推薦互動型玩具,例如有長柄或可拉扯設計的玩具。牠既可追逐,又能與主人拉扯互動,能加強牠對主人的依附感,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