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澳洲大遊行」的人手持澳洲國旗,部份人士還揮舞著反移民的標語,至於「反種族主義」的抗議人士則舉著各種橫幅和標語,包括反法西斯和反種族主義的口號,遊行隊伍中,還有另一些揮舞著巴勒斯坦、索馬利亞和原住民旗幟。
墨爾本爆發暴力衝突
在墨爾本市中心,遊行演變成暴力衝突,當反種族主義示威者試圖干擾「澳洲大遊行」集會時,情況迅速升溫,抗議人士之間對峙令到現場氣氛變得緊張,警方介入採用了人群控制手段,企圖將對峙的示威者分隔,有人向警方投擲雞蛋、玻璃瓶和腐爛的生果,導致幾名警員受傷。
警方使用胡椒噴霧、震爆彈(Flashbangs) 和橡膠子彈控制情況。
集會於維州議會大樓附近舉行,數百名反移民示威者手持「澳洲自豪」(Aussie pride) 旗幟遊行。
至於由反對種族主義運動等組織主辦(Campaign Against Racism)的集會,則在州立圖書館集合。

維州西北大都會警區(North West Metro region) 指揮官奇斯曼(Wayne Cheesman)展示了一箱裝滿石塊、破碎玻璃瓶及其他投擲物的箱子。 Credit: ABC News
奇斯曼拿出一箱石頭、破碎的玻璃瓶以及其他雜物,表示都是在警方試圖阻止抗議人士接近「為澳洲大遊行」活動時,被投擲向警員的物品。
他甚至舉起一塊大石頭,指出其中一些物品被投擲的力度之大,足以打裂防暴盾牌。
警方表示,有警員的防護盾牌因遭投擲物擊中而出現裂痕。
目前至少一名男子被捕,警方不排除將進一步採取拘捕行動。
另外,有兩名警員受傷送院,其中一名女警懷疑手部骨折,一名男高級警員則腿部被割傷。
自8月開始,時有反移民的集會進行,報道指今次的參與人數似乎比之前的集會少,不過關於移民與種族主義的激烈爭議再度受到關注。
READ MORE

【澳洲大遊行】政府及社區譴責為 「破壞社會凝聚力」
全國集會與反對示威
除了墨爾本,全國的首府城市包括:雪梨、布里斯本、達爾文、坎培拉和阿德萊雷德等,亦有舉行集會,一些首府城市的示威者人數達到了數千。
雪梨約有5,000名抗議者參加,人數相對8月「澳洲大遊行」的集會少。
雪梨示威者遊行時,高叫「澳洲,澳洲,澳洲」,揮舞著澳洲國旗,並呼籲結束他們認為的所指的「大規模移民」(Mass Migration)。
至於布里斯本,一國黨參議員羅伯茨(Malcolm Roberts)在集會上發表講話,強調需要建立「社區感」,並提到「移民數量過於龐大」(overwhelming),對澳洲的基礎設施造成了沉重負擔。
與此同時,反對示威人士也出現在主要首府城市,支持親移民和反種族主義的立場。
這些示威者焚燒澳洲國旗並高喊反法西斯口號,譴責「澳洲大遊行」組織的意識形態。
READ MORE

【移民成代罪羔羊】新納粹思維利用集會
有與會者立場轉呔
在阿德雷德的抗議活動中,焦點有所轉變。其中一名參與者奧德里奇(Mark Aldridge) 8月時曾經「澳洲大遊行」的組織者,今次他卻參加了一場反種族主義集會,並解釋說這是對反移民群體中種族主義的回應。
奧德里奇表示,當初集會的目的是抗議移民對服務系統的壓力,但很快就變成了極端觀點的發聲平台。他為此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並說種族主義「在澳洲沒有立足之地」。
同一觀點也得到了安妮瑪麗(Anne-Marie) 的支持,她參與坎培拉的反種族主義示威隊伍,強調移民對澳洲社會的重要貢獻。
她說:「我們是個非常成功的多元文化國家,我會竭盡所能確保我們保持這種開放性。」
另一方面,支持「澳洲大遊行」的示威者克雷格(Craig)解釋,他不是種族主義,而是希望保護澳洲的資源。
他說:「太多人來得太快,令到住屋、服務和設施不足以容納那麼多的人,這是我們的憂慮。」
READ MORE

【反移民情緒高漲?】政府宣布下財年接納移民人數維持不變
具爭議人物的演講
一國黨韓珍的女兒(Lee Hanson)在荷伯特的集會上發表演講,呼籲減少移民,並批評當前情況為「不可持續移民水平」。
另一方面,昆州凱特澳洲黨(The Katter's Australia Party)領袖凱特(Bob Katter)在布里斯本的集會上發言時,將移民比作「牧場的載重能力」(carrying capacity of a cattle paddock),認為過多的移民會壓垮國家的基礎設施。
又強調,澳洲政治中社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的重要性。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