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樂到責任:澳洲飼養寵物的法律與日常照顧指南

Portrait of beagle dog playing with Asian young woman on sofa in living room at cozy home. Pet and cute animal concept.

It is also mandatory for cat and dog keepers to register with their local authority. Source: iStockphoto / klingsup/Getty Images

將寵物帶回家,可以為家中增添歡樂與陪伴 —— 但同時也伴隨著重要的責任。在澳洲,新手飼主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以及訓練和照顧動物的基本要點。


重點
  • 為狗隻和貓隻進行植入晶片及登記,都是法律規定的要求。請確保兩者都完成,因為它們是分開的程序。
  • 寵物的健康護理計劃包括定期檢查、牙齒護理、接種疫苗,以及治療任何長期疾病。
  • 承擔照顧動物的責任,應該是由所有參與照顧牠們的家庭成員共同作出的知情決定。
收聽系列

解「識」澳洲

寵物是許多澳洲人生活中深受喜愛的一部分,幾乎每三戶家庭中就有兩戶飼養寵物。

三年前,Vindhya Nivunhellage 和伴侶 James 決定迎接一隻狗進入他們的生活。

作為一位狗主,她形容自己在一些小事中找到「純粹的喜悅」,例如「每天早上醒來看到那張笑臉」或「每次回家時迎接你的搖尾巴」。
3dce5df5-3635-4999-9973-6972aebf3d2b.JPG
墨爾本人 James 和 Vindhya 表示,他們是在生活條件允許能為寵物提供所需時間與空間時,決定成為狗主。
「而且,就算有些日子你情緒低落,你依然有責任帶你的狗去散步……這迫使你去想一些超越自己感受的事情。」

不過,飼養寵物同時也是一項不能輕率對待的承諾。

「寵物不應該是聖誕禮物或生日禮物。

「這應該是全家人共同充分考慮的事情,要想清楚誰負責做什麼,因為你是把另一個需要持續關注的生命帶進你的家庭。」

Nivunhellage 與伴侶共同分擔照顧 Algot 的責任。

「因為 James 和我沒有小孩,我們覺得養 Algot 就像養一個嬰兒一樣,需要非常多的計劃。

「例如,在 Algot 生命的頭幾年,我們每天早上都會帶牠去狗公園跑一個小時,晚上也跑一個小時。

「我們這樣做,是因為覺得應該給牠這樣的機會,因為我們家沒有後院。」
Australia Explained: Pet Ownership
特別是如果你的住所沒有戶外空間,更要確保你的狗在白天不會花太多時間獨處或缺乏活動。 Credit: Fly View Productions/Getty Images

寵物法例

在澳洲,有法律規範飼養狗和貓。

Tara Ward 是「動物保護律師辦公室」(Animal Defenders Office)的義務首席律師,該機構是一間專注動物議題的社區法律中心。

她解釋,雖然各州與地方議會的寵物法例有所不同,但全國對貓狗飼主都有一些共同的法律要求。

其中包括為寵物植入晶片。

「你也可以為其他種類的寵物植入晶片,但這是額外的自選項目。不過,貓和狗是必須的。

「獸醫或負責植入晶片的人會在資料庫上記錄動物主人的資料,以及動物走失時的聯絡方式。」Ward 解釋。

飼養貓狗的人還必須向當地政府登記。
Australia Explained: Pet Ownership
「植入晶片是指將一枚大小如米粒的小晶片,植入狗或貓頸部或肩膀區域,」動物保護律師辦公室的 Tara Ward 解釋。 Credit: FatCamera/Getty Images
Ward 指,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植入晶片和登記是同一件事,但實際上並不是。

「這是完全獨立的兩個程序。植入晶片是為了識別你的貓或狗;登記則是將牠們的資料列入當地政府的寵物名冊中。」

至於絕育,不同地區的法律規定也有所不同。

「例如,當你為貓或狗登記時,如果牠們沒有做絕育,費用就會更高,或者你每年都需要申請許可並支付相關費用。」

查清楚你所在地區的地方政府法律,確保你作為寵物主人的法律責任得到履行。

「關於狗和貓的實際法例是在地方議會層面管理的,務必要了解清楚,因為你肯定不想因為寵物而捲入法律糾紛。」Ward 說。
Australia Explained: Pet Ownership
為寵物辦理登記,是在寵物走失,或當牠不在你身邊而你希望取回時,最簡單的方法來證明你是牠的合法主人。 Credit: Kanawa_Studio/Getty Images
各州/領地的寵物飼養

管理寵物:訓練與照顧

對於狗來說,不論是自己訓練還是聘請訓練師,都建議進行訓練。

專業訓練的好處包括結構化學習、針對性行為改善計劃,以及透過幼犬學校進行社交化。

RSPCA 維州高級動物護理經理 Nadia Peiris 分享了成為自己愛犬訓練師的一些關鍵建議:「我們一向建議採用正面強化、以獎勵為基礎的訓練方式,盡量使用零食作為獎勵。」

「務必要盡早開始,因為在幼犬的關鍵成長階段做得越多越好,而且要保持一致性。」
Australia Explained: Pet Ownership
有些室內植物在被動物食用後可能具有毒性。如果你發現你的貓在啃咬植物,可以考慮為牠準備一些貓草。 Source: Moment RF / Isabel Pavia/Getty Images

關於你的寵物,你應該知道的事:

  • 無論寵物是室內飼養還是室外飼養,都需要驅蟲和防跳蚤。
  • 狗的鼻子乾燥並不罕見,也不代表牠生病。
  • 貓並非總是四腳著地落地。
  • 貓打呼嚕或狗搖尾巴可能代表多種情緒,未必一定是開心。
  • 寵物的飲食和健康是你需要納入照顧責任和每月預算的項目。
Lort Smith 動物醫院 Campbellfield 分院的獸醫總監 Kate Golaszewski 博士表示:「在飲食方面,最重要的是食物適合該動物及牠的生命階段。」

要注意的是,狗和貓往往會習慣你餵牠們的食物。

「有時人們會說:『這個星期另一個牌子的寵物糧在做特價,我試試這個吧。』但寵物一般不太適應頻繁的飲食變化,需要一些時間讓腸胃調整。」博士解釋。
Australia Explained: Pet Ownership
RSPCA 的 Nadia Peiris 表示,在寵物健康方面,絕不能忽視牙齒護理。 Credit: Capuski/Getty Images
「如果要更換寵物糧,我們建議在大約一周左右的時間內逐步轉換。」

不建議給寵物吃人類食物,有些情況甚至會引起健康問題。

「例如巧克力,狗可能一開始會出現過度活躍的情況,但接著可能會發展成癲癇發作。最嚴重的情況下,狗甚至可能陷入昏迷。」

除了定期檢查外,患有心臟病或皮膚病等慢性疾病的動物需要更頻繁地看獸醫。

最終,就像人類一樣,寵物健康的任何令人擔憂的變化都應該促使你帶牠去看獸醫。如果發現任何異常情況——例如突然變得無精打采或其他不尋常的行為——最好帶牠去檢查。

如果你不確定影響寵物的當地法律,或作為飼主正面臨法律問題,可以聯絡「 動物保護律師辦公室 Animal Defenders Office」尋求建議。

如果你需要協助為寵物提供治療與照顧,或正在考慮將寵物交出領養,請查看你所在州/領地的 RSPCA 官方網站,了解相關資訊與可用的援助計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從快樂到責任:澳洲飼養寵物的法律與日常照顧指南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