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 自行裝修在澳洲十分流行,但在開始之前,了解潛在風險、相關法規及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 石棉、含鉛油漆和灰塵是舊屋中常見的危害物,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風險。
- 許多類型的工程,例如電力和水管工程,依法必須由持牌專業人士進行,而重大改動通常需要申請許可證。
- 初學者應從小型工程開始,逐步累積技能,並謹慎作出預算,以避免犯代價高昂的錯誤。
收聽系列

解「識」澳洲
對許多人來說,家是一項持續進行中的工程。無論是為房間重新上漆,還是建造一個新露台,自行裝修在澳洲都相當受歡迎。
「這裡有一種文化,就是你可以自己動手做,很多人都會親自進行DIY裝修。我認為,作為一種趨勢,考慮到目前的建築成本以及聘請建築工人的費用,越來越多人會選擇自己動手裝修。」海琳(Kribashini Hannon)說道,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建築及開發經理、DIY 裝修者,以及 Build Play Live 的創辦人。
但儘管DIY項目可能帶來成就感,它們同時也涉及重要的安全與法律考量。
無論你的裝修項目規模大小,安全始終應該放在第一位。這包括學習正確使用工具、穿戴防護裝備,以及留意家中可能存在的隱藏危險。
其中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石棉。在澳洲,每三間住宅中就有一間含有石棉。這種礦物若被擾動後吸入,可能致癌。

若需要清除石棉,務必聘請有牌承辦商,保障安全。 Source: Getty / PixeloneStocker
如果石棉保持原狀,其實未必會構成危險。但一旦切割、鑽孔或破壞,便可能釋放出微細纖維至空氣中。
「如果你在進行 DIY 工程,例如鑽孔、切割或破壞石棉板或含石棉的材料,這些機械會破壞材料本身,釋出極細小的石棉纖維。這些纖維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會飄浮在空氣中,最終被你吸入肺部。」
石棉教育委員會 (Asbestos Education Committee) 成員兼 EDP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伯登( John Batty)解釋。在開始任何工程之前,建議先到 asbestosawareness.com.au 使用檢查清單,以識別潛在風險。如果有疑問,最安全的做法是請持牌專業人士上門檢查。
若需要清除石棉,伯登建議務必聘請有牌承辦商,保障安全。其他需要留意的危害包括常見於舊屋的含鉛油漆,以及灰塵。
其他需要留意的危害,還包括舊屋常見的含鉛油漆和灰塵。
盡可能在源頭控制灰塵,並記得配戴呼吸器或即棄式口罩。伯登( John Batty)
「進行任何拆卸工程時,務必穿戴防護裝備;進食或飲水前,也要徹底清潔雙手和臉部,因為有可能會不小心攝入有害物質。」伯登提醒。

穿戴合適的裝備,並了解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 Credit: Asbestos Awareness
合法裝修:許可證與牌照規定
澳洲各州和領地對裝修有不同的規定,因此務必向當地市政府或建築管理部門查詢相關法例。
部分工程類型,例如電力工程或大多數水喉工程,依法必須由持牌技工進行。
若涉及重大改動,例如拆除結構性牆體、加建房屋,或建造大型露台,則需要申請建築及規劃許可證。雖然跳過申請可能看似可節省時間與金錢,但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海琳表示,你可能會被罰款、被勒令拆除工程,甚至危及家人安全。
「你絕對不想冒著工程失敗的風險。」
她說:「在 DIY 裝修中,我們經常見到有人防水做得不正確,或者底層地台處理得不當。短短幾年內,家中就可能出現霉菌、木材腐爛,最後你要拆掉所有已做的工程重做一遍。」
如果你是DIY新手,應該從小項目開始
DIY 專家雲達齊(Geneva Vanderzeil)在翻新她位於布里斯本的小屋時展開她的 DIY 工程。她表示,DIY雖然是一種省錢的方法,但提醒大家不要忽略潛在的支出,很容易會愈做愈貴。
人們以為DIY家居裝修會非常便宜,因為不用付錢請人幫手,但其實像材料費、工具租借、運費和廢料處理費等等,加起來都可能是一筆可觀的開支。Geneva Vanderzeil
如果你是DIY新手,可以從較小、風險較低的項目開始,逐步培養技巧。
「可以先買張枱來貼磁磚,學好技巧之後,再處理浴室地板的工程。」海琳建議。

DIY雖然是一種省錢的方法,但不要忽略潛在支出,很容易會愈做愈貴。 Source: Getty / Maskot
「開始做 DIY 不需要是專家。犯錯本身就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由細規模的項目開始,例如油漆工程或者其他簡單裝修,可以幫你慢慢提升技巧,亦會令你愈做愈有信心。」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