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期間,國王查理斯在溫莎堡國宴上發表了別具意義的講話,外界認為是展現了所謂「王室外交」的象徵作用,在強化與盟友關係的同時,亦透過公開場合傳遞政治訊息。而在返回美國前,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施紀賢共同出席記者會,談及加沙與烏克蘭戰爭、巴勒斯坦建國以及移民等議題。
當地時間週三,英國王室在溫莎堡為特朗普舉行國宴,這場儀式被官方形容為史上規模最大的國事訪問招待,共有120匹馬、1,300名軍人參與。宴會賓客除了王室成員,也包括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澳洲出生的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
國王查理斯提及政治議題
國王查理斯在慣常開場致辭後,隨後逐漸轉向更具政治性的內容。國王查理斯說:「當暴政再次威脅歐洲時,我們與盟友站在一起,支持烏克蘭,阻止侵略、維護和平。」接著,他微轉身面向特朗普,說:「我們與澳洲之間的澳英美協議(AUKUS) 潛艇合作夥伴關係,設定了創新與關鍵合作的新標準。」
如果澳洲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下週赴美參加聯合國大會期間真的與特朗普會面,相信「澳英美協議」會是其中一項重要議題。不過,特朗普並沒有回應國王查理斯的言論,只是透過預設的講稿,表達能第二次接受國宴款待是「無比光榮」。
有評論就認為,國王查理斯公開表態支持烏克蘭與維護和平,這在當下歐洲局勢與美國對外政策分歧中,是重要的立場表態。國王查理斯對「澳英美協議」的正面評價亦有重大意義,特別是在外界對澳英美三方的國防合作關係是否受到動搖時。
外界:英國展現了「王室外交」
外界認為,英國展現了所謂的「王室外交」,以最光鮮亮麗的表面、華麗的晚宴之下,透過講話傳遞政治含意。根據禮節來強化英國與盟國的關係與共同價值,同時亦國際舞台,傳遞政治與戰略訊息。
在將近兩天的盛大禮儀後,英國首相施紀賢與特朗普在結束訪英行程前會面,在接近一小時的記者會當中,兩人被問及加沙及俄烏戰爭、巴勒斯坦建國、移民等議題。
巴勒斯坦建國意見分歧
雙方首先討論巴勒斯坦建國的計劃,英、澳以及多個西方國家計劃下周,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支持承認巴勒斯坦國。特朗普承認與施紀賢有分歧,亦表示是他們少數出現分歧的事項之一。施紀賢回應指,這議題應放在「和平計劃的框架內」,並強調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應與人質釋放、加沙人道援助、以色列的安全以及排除哈馬斯的巴勒斯坦建國方案同時進行
另外,有記者指出特朗普是唯一能夠停止「加沙市毀滅、巴勒斯坦人的飢餓以及平民死亡」的人,但特朗普就反覆提及10月7日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他強調要推動以色列停火,人質必須完整歸還。
特朗普:對普京徹底失望
而特朗普曾經競選時曾表示,能夠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但在記者會上,他表示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徹底失望,他原以為以自己與普京的關係,能快速停止戰爭,亦認為自己有義務結束這場戰爭。施紀賢則回應,只有特朗普向普京施壓時形勢才會改變,並指出俄羅斯最近對英國文化協會、歐盟使館及波蘭領空的攻擊,顯示普京沒有停戰意圖。特朗普希望其他國家也停止購買俄油,相信「只要油價下跌,普京將被迫退出戰爭」。
而在移民議題上,特朗普建議可用軍隊管控邊境,施紀賢就強調「一換一協議」,即是將非法入境者送回法國,亦覺得正在奏效。
簽定巨額科技合作協議
而記者會前,兩國簽署了一項被稱為「歷史性」的科技合作協議。協議包括主要來自美國科技與金融企業的投資,總額高達1500億英鎊(約3,070億澳元),是英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方案之一,參與企業包括 Google、微軟(Microsoft)以及人工智能平台OpenAI等,合作領域涵蓋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與核能。施紀賢指:「這是英國歷史上同類最大投資方案。」
雙方重申兩國關係特殊,牢不可破。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