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Points
- 业者认为,日本抹茶短缺给中国抹茶出海带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
- 受极端天气、劳动力短缺,日本抹茶正面临产量危机,价格飙升;
- 从业者认为,由于技术限制,中日抹茶的品质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

很多中国供应商主动联系我……上个月我收到了48份(抹茶)样品,来自中国不同产区。墨尔本抹茶店主Umesh Kumar
如果(涨价)情况不变,澳大利亚人很快可能要为一杯抹茶支付12澳元以上。Umesh Kumar
中国抹茶的回归与“出海”契机

由于日本抹茶价格飙升,墨尔本抹茶店店主Umesh Kumar 正在考虑使用中国抹茶。 Source: SBS / Nicole Gong

很多中国供应商主动联系我……上个月我收到了48份(抹茶)样品,来自中国不同产区。墨尔本抹茶店主Umesh Kumar
如果(涨价)情况不变,澳大利亚人很快可能要为一杯抹茶支付12澳元以上。Umesh Kumar

SBS记者Nicole
SBS电台推出全新普通话播客,解读澳洲australiaexpl。在这里,你可以轻松欢快的了解有关澳洲的有趣知识。
SBS记者Nicole
用一杯咖啡开启新的一天,是大多数澳大利亚人的日常。然而,一杯抹茶拿铁成了当下更为新潮的趋势。随着tiktok和各大社交媒体掀起抹茶热,这抹绿色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年轻一代追捧的健康新潮的生活方式。
路人1
以前是一直喝咖啡的,最近开始喝抹茶,因为觉得味道喜欢,可以提神,也比奶茶健康,所以现在喝的频率越来越高。
路人2
我很喜欢抹茶,虽然我才刚开始接触,但味道真的很棒,因为我本来就很喜欢茶所以抹茶是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路人3
我觉得它可以替代咖啡因,如果你想选择更天然的饮品时,尤其在考试季。
SBS记者Nicole
根据日本茶输出促进协议会(Japanese Tea Export Promotion Council)最新数据,澳大利亚成为日本绿茶第八大进口国。2025年1-8月,日本出口至澳大利亚的绿茶总量超过195吨,比去年同期(约85吨)上涨131%。
SBS记者Nicole
然而,由于破纪录高温、劳动力短缺,日本抹茶面临产量危机,导致价格持续飙升。据日本全球茶业生产协会统计,作为抹茶原料的碾茶(Tencha)价格在今年5月京都拍卖会上创下纪录,达到每公斤8,235日元,同比上涨170%。
SBS记者Nicole
对于澳大利亚抹茶经营者而言,想要继续在“抹茶热”中分得一杯羹,解决供货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有业者表示,很多咖啡店和甜品店经营者开始把目光放到中国抹茶。位于墨尔本内城区South Yaara的咖啡店老板 Umesh Kumar 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店里现有30多款抹茶特色饮品,每天售出700多杯抹茶饮品。他说,店里一直使用的是日本抹茶,但自价格持续飙升以来,他正在考虑更换供应商。
咖啡店老板 Umesh Kumar
很多中国供应商主动联系我。上个月我收到了四十八份抹茶样品来自中国不同产区。
SBS记者Nicole
据他透露,最顶级的日本T1抹茶价格在过去12个月内,从每公斤390澳元涨至每公斤500澳元。而他的咖啡馆每月的抹茶用量约为120公斤。尽管他仍保持售价不变,但利润空间正不断被压缩。
咖啡店老板 Umesh Kumar
如果(日本抹茶)价格涨到每公斤600澳元以上,一杯的成本就会达到5.8澳元。以目前9澳元的售价经营下去就不划算了。如果(涨价)情况不变,澳大利亚人很快可能要为一杯抹茶支付12澳元以上。
SBS记者Nicole
对Kumar而言,中国抹茶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性价比和产量。他说,中国三级抹茶的价格约为每公斤八十澳元,而同等级的日本抹茶则为两百九十九澳元,价格几乎高出四倍。中国茶叶出海业务代表何子涵认为,日本抹茶的短缺给中国抹茶出海带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
中国茶叶出海业务代表何子涵
因为日本抹茶的一个短缺,反而创造了一个低端茶市场,一个量大的市场,并不是说低端它就不好,因为你总要有市场这部分的一个补充。所以我觉得中国其实正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而且刚好给了我们一个很长时间的缓冲期。你要说在2023年左右的话,如果是有这个空缺的话,中国还未必能补充进去。但是25年、今年很多的一些区域,包括一些厂家,包括中国的一些政府对于抹茶生产线的一个补贴量的情况都是非常好的。我这次去铜源和金华都有跟当地的茶农聊到,当地的政府要明年增加至少十条生产线,就是政府也在大力的去推崇这个事情,我觉得非常的好,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SBS记者Nicole
被称为中国 “抹茶之都”的贵州铜仁近年抹茶出口量激增。当地茶企的销售经理何涛告诉SBS中文,今年到目前为止,其公司抹茶出口量已达1000多吨,主要销往日本和欧美国家。
贵州茶企的销售经理何涛
首先一点就是日本,因为它整个地域性来讲的话,它是靠海的。所以说它的茶树种植,因为长年累月的受到海水的一些,我们简单称之为浸泡吧。我们贵州的抹茶,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第一个它都是有以山区为主。所以说它的苦涩度,相对来讲的话要稍微比日本的抹茶,它要稍稍高一些。
SBS记者Nicole
何子涵说,尽管日本抹茶在国际上知名度较高,但抹茶其实起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出海业务代表何子涵
最早其实是在魏晋时代就有出现抹茶这个产物,但那个时候叫末茶,咱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三个字叫吃茶去,那个时候真的是吃茶,就是咱们现在的茶团茶品叫真清茶团给它碾成末,碾成末之后就拿汤勺辣条羹,去给它搅一搅就吃进去,那个时候真的叫做吃茶。抹茶在鼎盛时期的时候,其实在唐宋时期,因为大家都知道唐代的时候,北约贡茶呀,龙团凤饼呀,包括宋代的咱们经常听到的斗茶,那他斗的是什么茶?斗的其实就是抹茶。那个时候就在斗抹茶,那并不是说他就这么搅一搅喝下去,他斗的主要是看他的这个我们说打出来的茶抹是否是绵密的,是否是泛白的,是否在上面作画做的更好看,谁做的更好看。所以那个时候宋代经常听到斗茶斗的就是抹茶。宋代那个时候那么流行,那为什么宋代之后抹茶在中国就慢慢落寞了呢?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明太祖朱元璋他正式发布了一项制度,其实就是废除了这个法,他正式的开始了实行叫做散茶制,就是咱们至今喝到的那些茶叶,就是朱元璋那个时候明确去把这个散品茶给废除掉,才开始实行散茶,叫做废团改散,所以那个时候抹茶就逐渐开始退出舞台了,在明代的时候。那日本呢,它的整个抹茶,我我们其实都知道是在唐代的时候,就是包括茶树啊,包括茶叶啊,都是从那个浅遣唐使。在这个唐代的时候带回了日本,包括荣熙禅师,他把中国的这个点茶法带回了日本,才开始我们说的日本茶道的一个起始。
SBS记者Nicole
何子涵承认,由于技术限制,中国抹茶的品质和日本抹茶之间仍存在差距。
首先呢,色泽,我们在日本看到的抹茶,你们会发现经常是一些墨绿色发深一点的,那中国的其实都偏黄一点,就它发黄一点,那并不能说这个颜色就能代表他的一个好坏,呃,但是说实话,它的一个工艺影响区别还还是挺大的哈,就是因为抹茶它的一个原料从种植的那一刻起,他就需要有一个遮荫覆盖,就是拿一个黑色的大棚去把这片茶园给它遮荫差不多二十到二十五天。因为日本它已经做抹茶几百年了,所以他很清楚哪个产地大概遮荫覆盖的时间需要多长,他就很清晰了,因为茶产区在日本,日本地很小,他就那几个产区,他知道什么样高的一个纬度,我大概覆盖的时间要长一点,什么地,就是如果纬度再低一点,我就需要给它遮一覆盖再短一点,它已经这个数据已经掌握的很清楚了,但中国的这个产地,大家做抹茶的三个区域,没有这么强的一个数据库,所以他就得去不停的去试。比如说是我先开始学学日本,我遮音覆盖个二十天,结果发现,哎,可能是因为我产区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比日本的要高,所以我的遮阴覆盖了一个时间,结果发现长了,做出来的抹茶就变得了,所以导致中国的一个这个数据库它不够多,所以是茶农是尝试的也比较多,所以稳定性就非常差。所以说到现在为止,就这几家比较大的一个厂,我认为其实还是不如日本的一些高端抹茶市场。
SBS记者Nicole
但何子涵表示,对中国抹茶向高端线转型充满信心。
我觉得中国从0到1非常差,但是一旦有在学习,从1到100是非常快速的。你就像我去年去参观抹茶的生产线跟今年来讲都是天差地别。我觉得留给厂家的时间是非常足,非常能够去赶上日本的一些生产线的。我觉得半年到一年的一个时间,我希望真正有一个品牌代表中国抹茶的品牌能够做出去。
SBS记者Nicole
Kumar表示,目前尚未决定是否更换供应商,但愿意保持开放的态度。
spk_4
如果中国抹茶能够兼顾品质和价格,那它将在澳大利亚市场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可以肯定地说,商家们已经准备好转换阵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