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客,了解详情。
对不少移民家庭来说,如果孩子处于英文初始阶段,在小学入学,有时父母会觉得,孩子怎么在整个小学期间都在学习英文,但还是没有跟上同龄人?也有的家长感觉自己英文不够好,不太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还有的家长想知道双语或者多语言背景会给孩子学习带来什么……
将学习英文作为附加语言(第二语言)的学生,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的英文水平?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发现,对于那些在入学时英文处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平均需要六年时间才能达到“巩固”阶段。
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Australian Education Research Organisation)于6月发布,追踪分析了新州公立中小学超过11万名学生在九年间的表现,是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此类研究之一。
该研究揭示非英语母音背景的学生,其语言发展过程远比人们普遍预期的更复杂、更漫长,尤其是来自移民、难民背景和处于社会教育劣势家庭的孩子;也凸显了为学生提供持续、有针对性支持的重要性。
READ MORE

部分移民家庭遇语言迷思 澳洲专家析双语终生优势
这份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Lucy吕博士是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分析与战略项目高级经理。日前她接受SBS普通话节目的采访,分析了多语言背景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对的真实挑战。
在澳大利亚,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将英语作为附加语言或方言来学习。
初学英文平均6年方达“巩固”阶段
吕博士介绍,英文学习分为四个阶段:起始(也称入门,beginning)、初显(也称萌发, emerging)、发展(developing)与巩固(consolidating)。
她说,分析发现,英文作为附加语言的话,学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这意味着那些在新州第一学年开始上学的学生,很可能在整个小学阶段都需要英语语言支持,对于在更高年级才开始的学生,其实他们在中学阶段可能还需要持续的英语支持。”
“那些在初显和发展阶段入学的学生,平均分别需要4年和3年才能拥有与同龄人相当的英语能力。”

Source: Supplied / Dr Lucy Lu is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 Research Organisation's Senior Manager of Analytics and Strategic Projects.
难度加码 学习时间递增
向深而学时,值得关注的是,当英语学习每上一个台阶,逐渐进入“深水区”时,所需的时间都比上一个阶段更长。
根据这份报告,从起始到初显阶段,平均需要1年1个月,从初显到发展阶段,平均需要1年8个月;再从发展到巩固阶段,平均需要2年5个月。
分析原因时,吕博士指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学生从起始阶段过渡到初显阶段,主要是为了建立日常交流的流利程度和初步的英语读写能力,因此这一阶段进展相对就较快。”
然而,从初显阶段进一步到发展阶段和巩固阶段,则需要掌握越来越专业、抽象且富有隐喻性的口语和书面语言,因此耗时就较长。与建立日常交流能力相比,掌握学术英语以适应课程学习的要求,无疑需要更长的时间。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分析与战略项目高级经理吕博士
哪些学生需要更多关注?
这份研究指出了影响英语学习进度的多种因素。
吕博士表示,就进展而言,处于社会教育劣势的学生比处于优势的学生平均慢22%;有难民经历的学生比非难民学生平均慢14%;男生比女生平均要慢6%。此外,学生的入学年级也会有所影响。
她也提醒,个体学生可能同时经历各个因素的叠加作用,在判断哪个因素对学习影响更大时,需要保持谨慎。
移民家庭孩子面临的挑战
面对英文学习,移民家庭的孩子会面临一些挑战。
因为这些孩子不仅要学英文,他们还要通过英文来学习课程,所以他们面临学习上的挑战,首先比同龄人要多。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组织分析与战略项目高级经理吕博士
对于一些家长可能存在的忧虑,吕博士说:“每个家长自身的英文熟练程度不同,有些家长有时候就会感觉到他们对孩子英文学习的支持有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觉得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在新州,只要在学校里有学习英文作为附加语言的学生,这些学校收到的教育经费里就有指定一部分是专门用于帮助这些学生的。每个学校会根据所有学生学习的需求,来规划和实施一整套项目来支持孩子学英文,所以我觉得重要的还是家长要和学校经常地沟通。”
双语和多语的优势
虽然有挑战,但研究提到双语和多语的学习优势。
我们的研究表明,当英文为附加语言的学生,他们的英文达到和讲英文的同龄人相似水平的时候,他们接下来的学习进度会超过同龄人。所以我们在报告中强调,学校、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习英文的同时,继续使用和发展他们的母语。吕博士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