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搵食GUIDE】跳出舒適圈 從辦公室變身專業司儀

20251027_053342000_iOS.jpg

從寫子樓轉營至各類型主持的Sarah。 Credit: Sarah Lin

由文職工作轉戰舞台,Sarah用實力及堅持證明自己。每一次主持都是經驗累積,慢慢走出專屬的事業之路。今集【創業搵食GUIDE】同你分享她的創業故事。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James 你好

Timothy 你好

我和你都是靠嘴巴賺錢的

我們都做了幾年的節目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靠嘴巴也可以在澳洲賺錢呢

其實小弟是做HR(人力資源顧問)的

我也要靠嘴巴賺錢的

同一時間我想在澳洲

我也很有興趣知道

所以你明白嗎

在這些時候當然要找一些相關人士出來和我們聊天

所以今天很開心

我找了Sarah來和我們聊天

她是做什麼的呢

她是做司儀的

我們就請Sarah出來

Sarah 你好

你好 James

你好 Tim

謝謝你邀請我上來你們這麼開心的頻道來聊天

聽到你的聲音就知道你是一個非常專業的聲音

也想問一下你

為何無緣無故在澳洲做了司儀的工作呢

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

其實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旅程

我的全職本來是做宣傳

做活動宣傳之類的相關工作

我開始做司儀的時候應該有八年

2017年開始做司儀

我覺得創業除了要經營要守業

還要有一個機遇

我的機遇其實是在2017年的時候

經過了我自己

其實是先計劃了自己的婚禮

然後就和自己的婚禮策劃師熟絡了

我就一個很隨便的對話就開始說

其實我也有興趣可以嘗試公開演講

因為小時候就喜歡舞臺表演

很有興趣去嘗試

然後我的婚禮策劃師就說

可能有這個機會你可以嘗試

因為在澳洲特別是雪梨

當時還是比較少有三語的主持人

他就鼓勵我去嘗試

就由這樣開始做起的

開始的時候也挺困難的

因為是完全沒有這個經驗的

我是挺幸運的

就是說懂得三語

廣東話、英文、國語都是挺流利的

當時是見到這個市場是極少的

在雪梨

墨爾本可能多一些

但是雪梨來說

當時我是知道是極少

見到這個機會範圍在那裏

那就儘管放膽去嘗試

累積下來

八年來

我都當了這份工作是我的副業

在正職的同時

找一些外快

日積月累

我就覺得

都挺有興趣對這方面

就很喜歡帶歡樂給別人

還有會感受到

我做的事情

別人是欣賞的

所以就越來越熱愛這份工作

到現在

我就鼓起勇氣

最近還要這一年來

考上一個證婚官的牌

就變成了三月成為證婚官和婚宴主持

就是這樣來經營

創立我自己的事業

聽起來真的很厲害

整個漫長的旅程

很勵志

聽起來很勵志

沒錯

要跳出這個舒適圈

其實真的不容易

首先要跳出來

在香港已經不容易了

要去一個外國的地方生活

還要在外國的地方

要跳出原本自己的職業

再去做自己的創業

去做一個

自己都不是本身的專業的範疇

要從頭來過

真的非常大膽

我也想問一下

Sarah 你是做到什麼時候

有一個轉移點

令到你覺得

我儲夠一定的客戶

我就放心出來創業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我其實是想了一段時間

是去年開始

其實我做市場部都開始

差不多有十年的經驗

去到一個轉捩點

我就覺得

想做一些真正

令到我自己開心的事

是哪個轉捩點呢?

就是說

有一次我去一個婚禮

最近的事

是半年前的事

有一個情侶

他請了我去峇里島

一個destination wedding(結婚旅行)

我就覺得

我是做了司儀這麼久

是第一次

被情侶邀請我去這麼遠

就是overseas(海外)的一個婚禮

我很開心 很興奮

去到那時候

我就真的覺得

這件事是我

真的很想去成就

我自己做了一個

令到我可以做到全職

就是我一天睡醒

睜開眼就知道

有一個目標在這裡

今天我要做的事

是令到一對情侶

一輩子都會難忘的

我是他們的大日子的一部分

會令到我

早上起牀

工作的工作

而不是九時到五時

一起牀

上班了 幾點下班

那種感覺

是令到我有passion(熱誠)

是由這個婚禮開始

我是想了這件事很久了

累積了也很久

所以我覺得

只要你有passion(熱誠)

到了一個轉捩點

你就說

這個機會來了

如果你再不試的話

就可能

我再不試就老了

I'm not getting any younger(我不再年輕了)

我覺得這個時候

我不試

我會後悔

能維持多久都好

我想去認認真真

去經營自己熱愛

經營自己passion(有熱誠)的職業

很厲害

不單止是在澳洲

原來她還可以有客路

可以衝出澳洲

在這個國際層面

你都可以做到這份事

真的好像你說的

我想真的要靠你自己

很熱愛那件事

那個吸引力法則

就可以慢慢達至

去完成你的夢想

真的很開心

當你有一個passion(熱誠)的時候

你扚起心肝去做一件事

其實很多機會

就會為你而打開

只要你夠膽

去做這件事

譬如我剛剛開始

全職做司儀不是很久

接著就開始有客戶說

你做不做敬茶

做不做「一條龍服務」

我之前一直在做

Civil Celebrant (婚姻監禮人)

還有證婚

還有主持

只要你每一件事

是認真去做

就會有一些客戶

回頭的客戶

會轉介予他

又會轉介給我

譬如今年我結婚

下年我弟弟結婚

只要你做得好

你的口碑好

你是不怕走出這個comfort zone(舒適圈)

只要你是問心無愧

每一場婚禮

你do your best(做到最好)的話

不怕有顧慮

在這份工作

剛才你說了

是需要去拿一些牌照

可以做證婚人

我想這是另外一件事

除了要拿牌照做證婚人

還有沒有其他

任何的qualification(資格)

你需要拿到

才可以做到這件事

剛剛說到是Civil Celebrant(婚姻監禮人)

第一就是要讀個課程

讀完課程

他還要去申請牌照

你就這樣讀個課程是不夠的

你還要去相關的部門

去申請牌照

然後還要是

證婚官方面

還要年年

他都會有一個評核考試

你如果想保持牌照

年年都要去增值自己

有一個測驗要你做

這樣來保持牌照

這是第一

第二你說還有什麼資格的話

我覺得最重要是

自己的發展

譬如可以報讀一些

公開演講的課程

又或者

如果以我為例的話

其實我是挺幸運的

我是一開始

人脈方便

還有就是

我一開始是認識一個婚禮策劃

然後他會介紹我去

交際圈

一些媒體

這樣

他就慢慢給我一些工作機會

其實最重要是

去自己增值自己

去練習一下

三語的溝通能力

即是廣東話

國語

英文

有機會就去把握

我也想知道一些實際的運作

其實要跳出這個舒適圈

除了喜歡

也要看看那件事

是否可以持續下去

也想知道你覺得

在整個澳洲

又或者在你們住的地方

雪梨這樣計算

你覺得

為什麼你看得到

這個需求是這麼大呢

剛剛說到除了有熱誠

你也不可以熱誠當飯吃

即是

我也要有麵包

我看到的就是

過了COVID那種轉變

譬如現在來說

一個例子就是說

越來越多的LGBT(性小眾社群)

即是同性的婚姻

我會有很多這樣的客人

另外就是

我越來越見得多的年輕人

他們喜歡擺一些傳統婚宴

譬如

我爸爸媽媽只會說廣東話

或者爸爸媽媽只會說國語

爸爸媽媽也會融入

他們的大日子

這個喜慶的日子

其實不是說

年輕人不只是想著

自己開心就可以

但是很多現在的年輕人

都想爸爸媽媽都是

會是當日主角的一部分

想他們都一起開心

其實澳洲來說

其實墨爾本和雪梨

也有很多同人圈子

但是我看到

墨爾本的司儀就比較多

但是雪梨來說

這幾年都多了一點

但是幾年前

我開始做的時候

其實不多

真的不多

但是需求就慢慢地增加

在這裡

就是在我的經驗

和我看到我的客人的需求

即是越來越多客人

不只是說要請一個MC

晚上都會證婚或者敬茶

整個服務包起來

他都是想有一個

即是會說

和他們家人有得溝通的

帶動到氣氛的司儀

所以三語司儀來說

在澳洲來說

特別是雪梨

很多的香港人也好

或者是講國語的圈子也好

越來越多的需求

現實一點

因為其實你

如你所說

你辭職了

所以當然計算過

收入是可以和你的工作

媲美你才夠膽

不需要告訴我

實際收入的價錢

可不可以分享給聽眾聽

大概收入是多少

譬如你做一場證婚

這樣才算

沒問題

其實你在澳洲請一個司儀

最少都要1500元至2000元以上

就取決於

你要選擇的服務是什麼

譬如你只需要

證婚官很簡單

簽個字的話

其實有些證婚官

收幾百元就夠了

但如果你有些特別的需求

譬如要加一些

比較個人化一點的對白

或者是要敬茶

一天下來

需要敬茶

玩遊戲

接新娘

和一些比較個人化一點

和傳統一點的元素進去

其實都要2000元以上一天

如果你說

年薪收入多少

和我以前的工作可不可以比

其實差不多是平起平坐

因為只要

如果一年平均來說

這五年來的話

兼職來說

兼職的話

做到50場婚禮一年的話

其實下來的話

你的收入都

不可以說是大魚大肉

但是都可以說是

可以啦

即是生活得到

即是說

不會說是憂柴憂米

嗯 沒錯

最後都想問你

你要守得住這盤生意

都要繼續持續下去

你除了做那麼多

聽你分享很多的婚禮

會不會開拓其他

不單只是婚禮要私營

有很多其他

即是event都要司儀

會不會開拓其他的司儀門路呢

會呀 當然會啦

如果要經營的話

一定要擴大

即是說會擴充這個業務

希望是

我還會做活動司儀

還有現在我會出一些套餐

例如是婚禮的佈置

去租一些傢俱

慢慢地會繼續推出不同套餐組合

今天都很感謝Sarah的分享

即是她由一個穩穩定定的職業

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去創立自己做司儀的生意

真真正正是靠把口謀生

希望你在澳洲

都越來越打響你的名堂

我們有機會再找你來分享

今天都很感謝你

多謝James 多謝Tim

好 拜拜

END OF TRANSCRIPT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