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訪華推澳洲旅遊為業界創新商機
足本錄音:
雪梨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薇博士指出,隨著中國遊客尚未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此舉被外界廣泛視為振興澳洲旅遊業的重要一步。
「根據澳洲官方數據,截至2025年3月,中國旅客來澳的年度人次約為86萬,與2019年疫情前的140萬人次仍有差距。」
李博士強調:「這份備忘錄不僅鞏固了澳中之間的旅遊合作,更將作為橋樑,帶動整個亞洲市場旅客對澳洲的興趣。」
「小紅書式窮遊」在澳洲較難實現
但近年中國社交媒體興起「一元遊香港」、「零成本旅行」等話題,令部分人質疑中國遊客的實際消費力,是否能為澳洲旅遊業帶來實際好處。李博士則相信、澳洲較難出現類似香港的現象。
「澳洲本身的簽證制度與旅遊成本,對於低消費旅遊自然構成一定門檻。」
中國遊客來澳洲需提交存款證明、收入來源及住宿安排等資料,同時澳洲的公共交通並不普及,自駕需求高,令『一元遊』幾乎不可能實現。雪梨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薇博士
她亦引用旅遊業界的觀察,指來自中國的遊客人數與其消費額仍呈正比增長,未見「窮遊」潮流對澳洲旅遊市場構成明顯壓力。
「2024年來自中國遊客的消費已達92億澳元,較前一年上升28%;」
「亞洲整體市場則貢獻了217億澳元,增幅達19%,遠高於歐洲、美國和新西蘭市場的消費總額。」

SHANGHAI, CHINA - JANUARY 15, 2025 - A illustration photo shows TikTok Refugees flock into RedNote APP in a smartphone on January 15, 2025 in Shanghai, China. (Photo by CFOTO/Sipa USA) Source: SIPA USA / CFOTO/CFOTO/Sipa USA
她亦補充,其實當代中國年輕旅客更注重「高性價比」與深度文化體驗,而非單純節省開支。
「這種旅客傾向在預算內獲得更豐富的本地文化接觸,例如參與免費的藝術節、音樂會或漫遊當地藝術區等,這對澳洲而言反而是一種機會。」
李博士建議,澳洲可針對背包客設計更多平價或免費活動路線,同時保留高品質的住宿與飲食體驗,提升整體消費的平衡感。
省在該省的地方,花在該花的體驗上,這將是未來旅遊經濟的新方向。雪梨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薇博士

ALL visitors to Australia will be required to have health insurance under a NSW government proposal. Source: AAP
另一方面,疫情後中國遊客的旅遊喜好也出現變化。
「當代旅客更偏好深度文化體驗、多元探索以及與自然的情感連接。傳統景點如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藍山(Blue Mountains)及菲利普島(Phillip Island)依舊熱門,但西澳、、北領地及塔斯曼尼亞等地亦逐漸受到青睞。」
李博士亦提及中國旅客的組成亦出現轉變,家庭式與跨三代的旅行成為新趨勢,強調教育性質與自然科學互動,反映中國中產階層對旅遊品質的重視。
聽眾李先生亦建議,澳洲要吸引更多中國旅客,除加強飲食文化與旅遊宣傳外,更應強化航空、與簽證互惠。
他指出:「食物是記憶的連結,澳洲要讓人吃完會想回來。」
我們應宣傳新鮮、無激素的本地優質食材,也應善用大陸社交媒體如小紅書和抖音加強宣傳。聽眾李先生

Prime Minister Anthony Albanese and his fiancé Jodie Haydon walk along the Bund with former Socceroo and Shanghai Port FC Manager Kevin Muscat (left) in Shanghai, China on July 13, 2025. (AAP Image/Pool, Dominic Lorrimer) NO ARCHIVING Credit: DOMINIC LORRIMER/AAPIMAGE
遊客激增帶來基建壓力 「過度旅遊」成地方社區新挑戰
但澳洲旅遊業也面對現實挑戰,包括基建不足與「過度旅遊」現象。
李博士認為隨著中澳之間的航班逐步恢復,中國旅客重新回流澳洲,不少地區旅遊業迅速回暖。
「在疫情期間,中澳之間的多條直航航班曾大幅取消,而自邊境重開以來,兩國之間的航空往來已明顯回升。」
但基礎設施的限制與社區承載力問題也隨之浮現。
李博士補充:「多條航線恢復,覆蓋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與中國主要城市。但大量遊客重返的同時,澳洲多地旅遊景點正面臨公共交通不足、停車難、設施老化等壓力。」
「一些原本交通不便或設施有限的地區,因社交媒體爆紅,突然湧現大量遊客。」他舉例稱,一些小鎮因為有「袋鼠」或「可愛短尾矮袋鼠(quokka)」出沒,吸引每日數以千計遊客到訪,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及社區秩序造成衝擊。
這種現象被稱為「過度旅遊」(overtourism),是當地旅遊業快速復甦所帶來的新問題,也對生態環境與基建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李博士呼籲政府與地方管理部門需加快改善交通與旅遊設施規劃,以在推動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區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更多訪問詳情,請留意足本錄音。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