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報告揭住房可負擔性歷史新低

housing market

買房和租房的成本已攀升到許多澳洲人難以負擔的程度。 Source: SIPA USA / ANP/Robin Utrecht/ANP/Sipa USA

房地產研究公司 Cotality 最新報告顯示,買房和租房的成本已攀升到許多澳洲人難以負擔的程度,而且短期內沒有緩解的跡象。


該報告基於截至 2025 年 9 月 的數據撰寫,並發現今年四項主要全國指標中,有三項創下歷史新高,包括房價與收入比例、儲蓄首期置業所需的年數,以及租金佔收入的比例。

房貸支出大幅增加

報告指出,與5年前相比,平均澳洲家庭在房貸上的支出佔收入比例增加一倍。

分析顯示,供一筆新的房貸需要佔用家庭稅前收入的 45%,遠高於 2020 年 9 月的 26%。

雪梨仍是澳洲最昂貴的首府城市,平均家庭需將 68% 的收入 用於支付平均新建獨立屋的房貸,支付公寓的房貸則佔 39%。平均需要 16.7 年 才能存到購房 20% 的首期款。

至於其他首府城市,存夠首期置業也需要超過10年:阿德雷德 13.1 年、布里斯本 12.9 年、墨爾本 11.2 年、珀斯 10.8 年、荷伯特 10.6 年。報告指出,最可負擔的首府城市是達爾文,只需 6.8 年,其次是坎培拉 9.5 年。

房價飆升原因

Cotality 研究主管歐文( Eliza Owen )表示,自疫情以來,澳洲房價已上漲約 50%。

她解釋:「澳洲房價激增是由疫情期間的貨幣刺激政策,以及歷史低利率所推動,大幅提升了借貸能力與需求,而住房供應卻遠遠落後於家庭組成的速度。」

歐文強調,這並非普通的上升幅度,而是使樓價中位價值增加了約 28 萬元。

極速增長的需求遇上供應限制,建築商難以應付建材成本及開發審批瓶頸,導致房價大幅上升。
房價與收入增長脫節

過去5年,房價中位數上升速度是家庭收入增長速度的 2.5 倍。

自 2020 年 9 月以來,中位家庭稅前收入雖上升 20% 至 104,390 元,但仍遠低於同期中位住宅價值 54% 的漲幅,達到 860,529 元。

截至今年 9 月,全國房價與家庭收入比例達到歷史新高 8.2,即房價是平均收入的 8.2 倍,遠高於 2020 年 3 月的 6.5 倍。
獨立屋與租金負擔

購買獨立屋已超出許多澳洲人的負擔能力,大屋價格漲幅遠高於公寓 (apartment) 或連排屋 (townhouse)。

報告指出,過去五年,獨立屋價值上漲 53.8%,公寓僅上漲 27.1%,而中位收入僅增長 20%。目前獨立屋的中位價值是平均收入的 8.9 倍,五年前為 6.6 倍。

租金方面,平均每週租金在同一時期上漲近 53%,凸顯澳洲人一邊努力存置業首期、一邊承受租金飆升的壓力。

雖然租屋可負擔性惡化,但全國平均水平的幅度不如房貸那麼劇烈,租金佔收入比例從五年前的 26% 上升至 33%。

昆州的郊區(不包括布里斯本)租金最難負擔,平均收入家庭需將 39% 的稅前收入 用於租屋。

首府城市以外生活成本攀升

雖然在疫情前的10年間,住房可負擔性曾逐漸有改善,不過報告發現,疫情期間城市人口外流,推高了各大首府城市以外房價的飆升。

過去5年,偏遠鄉郊地區的房價飆升 72%,相比之下,首府城市的中位房價僅上漲 48%。

由於在家工作變得更為普遍,越來越多澳洲人選擇搬離主要城市,不過在財務上,住在城市以外的地區也變得不那麼吸引人。

報告指出,郊區房價與收入比例 8.1,幾乎與首府城市 8.2 相當,抵銷了更具可負擔性的替代選擇。
報告發布時,艾巴尼斯政府正面臨壓力,需加速新建住宅供應以舒緩房價及租金壓力。

根據 Essential 民調,49% 選民認為可負擔住房是最重要議題之一,而這比例在 18 至 34 歲的年齡組別中,更升至 56%。

整體而言,住房可負擔性是第二大市民關切議題,僅次於生活成本(79% 選民),另有 34% 認為國民保健(Medicare)需要優先處理。

房價快速上升也助長投資熱潮,截至 9 月的一年內,投資者貸款增長近 19%。

澳洲儲備銀行(RBA)今年共減息 0.75 個百分點,將現金利率從 4.35% 降至 3.60%,但對緩解房價壓力作用不大,反而推升需求。

今年房貸借款不大可能再獲得進一步紓困,因為澳洲儲備銀行預計在 12 月 9 日 公布下一次利率決策時,將維持不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