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定有罪?】Aquina 在司法與精神健康之間守護真實

在法庭與精神健康之間行走的王念嚴 Aquina。

在法庭與精神健康之間行走的王念嚴 Aquina。 Credit: Aquina Wong

在法庭與精神健康之間行走的王念嚴 Aquina。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人物誌

在塔州,一位講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臨床心理學家王念嚴(Aquina),穿梭於高度設防的精神病院、法院與社區之間。她是澳洲、香港及新加坡註冊的臨床心理學家,並獲澳洲心理學委員會認可為督導。現於私人心理中心執業,同時任職衛生部門轄下的社區司法心理健康服務(Community Forensic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FMHS)。

此前,她曾在塔州政府衛生部轄下的家庭暴力輔導與支援服務(Family Violence Counselling and Support Service, FVCSS)擔任心理學家。她亦曾在香港參與政府特別計劃,為尋求庇護者與酷刑申索者提供個人與家庭輔導。

她於塔斯馬尼亞大學完成心理學碩士,目前攻讀博士,研究「男性童年性虐待倖存者及其支援專業人士的法院經驗」。
可能細個睇得太多電視劇,所以很想親眼看清楚,司法系統內到底是怎樣運作。
王念嚴 Aquina
IMG_3305.PNG
Credit: Aquina Wong

由難民服務走進心理學

Aquina 的專業路,始於二十年前在香港服務弱勢社群。「當時主要面對戰亂、創傷與適應的議題,」她回憶。其後她負笈澳洲修讀臨床心理學,於大學與社區機構實習,涵蓋兒童與成人精神健康、創傷治療、專科醫院社工與個案評估等。

回流職場後,一次招聘廣告讓她正式踏進司法心理健康領域,既非戲劇化的破案,也非冰冷數據,而是以評估、治療與風險管理,連接法律與臨床之間的縫隙。

心理學家的日常

Aquina 說︰「我的工作大致分三部分:評估、治療/個案管理、以及顧問諮詢。」

一、評估(Assessment)
包括法庭委託報告:量度智力與認知功能、檢視精神狀況、判斷是否具備出庭能力(fitness to stand trial)、量化再犯風險等。為此,臨床人員需細讀海量文書,過往案卷、醫療病歷、法官陳述等,並常與精神科醫生共同撰寫專業意見。

二、治療與個案管理(Treatment & Case Management)
服務對象涵蓋在高度設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人士、刑期屆滿或正過渡回社區的個案,目標是提升病識感、壓力調適與社會復歸能力,盡量降低再犯風險。

三、顧問與諮詢(Consultation)
應不同部門或機構邀請,就複雜個案提供評估與處遇建議,協助界定「臨床需要」與「公共安全」之間的平衡點。
shareImage_1756127412.jpg
Credit: Aquina Wong

「有病,定有罪?」

近年澳洲社會對部分重大案件(如「毒蘑菇案」、兇殺事件等)所牽涉的精神疾病與罪責問題高度關注,但在專業現場,答案從不簡單。

她舉出塔州一宗舊案:辯方、政府各有精神科醫生持相反意見,顯示專業之間亦可能有分歧。這時,程序正義與證據權衡尤顯關鍵。
我們只是龐大系統中的一顆螺絲,能做的是以最佳證據做最嚴謹的評估。最終裁決權仍在法官與陪審團。
王念嚴 Aquina

「精神疾病導致失控」與「有計劃犯罪」如何分辨?

社會常問:一個人的行為是精神疾病所致,還是經過周密策劃?Aquina 指,對外行人或許模糊,但專業上有可循跡象。

若屬精神疾病導致的失控,通常見到持續軌跡:早有求診與病歷、鄰里投訴、警方到訪紀錄、政府外展關注等。這些蛛絲馬跡往往跨越數年。

反之,有計劃犯罪較少出現長期一致的醫療與社區線索。

換言之,並非單憑一念之差或「臨時裝病」就可動搖整個證據網。

「裝病就能少坐牢」?

有人有時以為,「扮精神病」可逃避刑責。Aquina 直言,現實遠比想像辛苦。

「要『裝』,你要對著不同醫護與專業人員,多次、一致、無漏洞地維持同一症狀表現,非常困難。就算最終不判監而入住精神病院,也並非『著數』:24 小時觀察、日常評估、每年專業小組檢視風險與狀態,沒有固定『刑期』,能否離院全看專業評估。」Aquina 解釋。

她總結:「若只是為逃避坐監而『扮病』,很可能比坐監更煎熬,好似是無期徒刑。」
若只是為逃避坐監而『扮病』,很可能比坐監更煎熬,好似無期徒刑。
Aquina
DSC03848 - Me only.png
Credit: Aquina Wong
塔州以英語為主,多語服務仍然不足。最需要的是多語言的公共教育與服務渠道,讓受害者知道:有選擇,也有出路。
Aquina

移民與多元文化:家暴與求助的「語言門檻」

在多元文化社區,家暴與精神健康的識別與求助往往卡在語言與認知上。

「不少少數族裔未必清楚什麼是家暴、什麼是精神健康問題。學校與社區需要更加系統的心理教育,特別是多語言資訊。」Aquina 說。

她特別提到依靠伴侶簽證來澳的個案:出於身份不穩定與資訊匱乏,面對控制、經濟虐待、性暴力等不敢求助。她提醒:
  • 第一站往往是家庭醫生(GP):能初步辨識風險、轉介心理支援與法律資源。
  • 報警與保護令:警方可簽發臨時保護令;透過法院可申請更長期的家庭暴力保護令。
  • 專業評估與安全規劃:心理學家可進行臨床評估、協助紀錄與證據整理、與個案共同制定安全計劃,尤其要同步保護兒童。
然而,在塔州等以英語為主的地區,多語服務仍然不足。「最需要的是多語言的公共教育與服務渠道,讓受害者知道:有選擇,也有出路。」
最需要的是多語言的公共教育與服務渠道,讓受害者知道:有選擇,也有出路。
Aquina

把複雜說清楚

從法庭報告到病房會談,Aquina 的工作,是在社會安全與個體福祉之間找縫隙。她不渲染,也不簡化,只是一次又一次把複雜說清楚,把人看見,包括被害者、被告、亦包括每一位旁觀社會案件的公眾。

「我們能做的,是盡最大努力,用最嚴謹的方法,把最準確的圖像呈現給法庭與社會。」

立即收聽今集的《人物誌》。

003.jpg
Credit: Aquina Wong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有病,定有罪?】Aquina 在司法與精神健康之間守護真實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