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9月10日,中国科技企业家罗永浩公开发文,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罗永浩一行四人在西贝点了13个菜,共消费830元。
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该餐厅门店没有任何一道菜是预制菜,并公开罗永浩的消费记录,设置“老罗菜单”,直播开放后厨。
罗永浩多次在直播中做出回应,一度发布10万元悬赏,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
9月15日晚,双方交锋暂时落下帷幕。西贝发布道歉信,称“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罗永浩则表示放弃起诉贾国龙。
9月21日晚,中国央视新闻报道,针对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预制菜相关话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已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加快推进预制菜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更好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READ MORE

风暴中的预制菜:从业者和营养师怎么看?
什么是预制菜?
根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3月,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
预制菜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也不包括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
此外,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也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以下几种情况也不属于预制菜范围:连锁餐饮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等,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
您如何看待预制菜?当我们讨论预制菜时,我们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