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業界步入寒冬?澳洲發行商訴箇中辛酸

Hong Kong films

曾穎詩引入澳洲的部份香港電影。 Credit: Ponder Entertainment

近年香港多間電影院及院線結業,被認為進入「寒冬」。澳洲從事香港電影發行的業界唇亡齒寒,期望更多觀眾能夠親身入場予以支持。


香港電影業界近年面臨明顯衰退,包括電影產量減少、票房收入下降以及影院結業等。雖然偶有佳作,但整體而言,香港電影的影響力和市場規模都被認為持續萎縮。

澳洲電影發行商 Ponder Entertainment 創辦人曾穎詩(Cicely Tsang)接受SBS廣東話訪問時表示,香港電影業界固然是寒冬,但其實這是全球現象。「澳洲也有很多戲院『執笠』,好像一些戲院本身是獨立院線,很多也做不住,被大戲院或第三方接管。」

「比如我有些電影都會嘗試去找鄉鎮城市的戲院,看他們有沒有興趣放映。我2023年做過一個名單,但我今年發現一些(戲院)網頁已寫著『暫時關閉』或者『永久關閉』,數量也不少。」
這是一個不能逆轉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多了串流平台,大家(疫情後)已慣了在家看電影。
「很多人只是想看一套電影,音效、銀幕的需求很少,即使『低清』也願意看,因為不用錢......普羅大眾去戲院的意欲減退,令戲院有困難,又令(電影)公司少了開戲——這是一個連鎖反應。」

她認為,香港電影要回暖,必須業界和觀眾相輔相成:「(澳洲)觀眾要多點留意香港電影的消息。在外國很難得看到香港電影,但他們又會不會入場支持?」

「在澳洲做了發行三年,我發現很多時不是靠我們去宣傳,而是觀眾聽到在香港的呼聲。電影在香港的呼聲高,他們就更願意入場。」

「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已上映的香港電影只有四套是香港票房超過一千萬(港元),這個數字並不足以吸引澳洲戲院去上映香港的電影。」

「當澳洲戲院不願意去上映香港電影候,海外發行商也好難去引進更多香港電影,很難倚賴海外發行商去說服戲院:當香港這個市場的票房也不理想的時候,這套電影在海外會做出好成績。」
歸根究底仍是需要觀眾,無論在香港抑或海外都要身體力行去戲院支持香港電影,香港電影才可以繼續走下去。
IMG_2333.jpeg
曾穎詩回澳洲從事電影發行之前,曾在香港的電視台做編劇和導演工作。
被問到香港院線結業,若被中國內地企業併購,會否影響一些本土電影的排片,曾穎詩認為,因應香港的法例,電影題材本已受限制,院線是港資還是中資其實影響不大,更多是考慮市場價值。

中資進入香港影業,又會否影響海外發行商選擇香港電影?她表示:「我引入的很多都是香港本土議題的電影,認為值得在海外推廣給澳洲的電影,都不是主流戲院會上映的。為何其他大片商不選擇?因為不賺錢。」

「最主要還是觀眾要入場看香港電影,這才能令香港影業生存下去、令發行商生存下去。靠觀眾是多過靠我們選了哪些電影(來在海外發行)。」

更多曾穎詩有關香港電影的分享,請收聽足本訪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X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