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寶案到現代澳洲: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為何重要?

Australia - Bungle Bungles - Eco Tourism

班克斯( Tamba Banks )是賈魯 Jaru族人,她的家族曾經居住在 Bungle Bungles 山脈(她的族人稱之為 Billingjal),她是普爾努盧盧 (Purnululu) 國家公園的傳統所有者之一。 Credit: Barry Lew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澳洲以其多元而深厚的原民族文化聞名。然而,談到「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時,不少人仍然不太了解其真正涵義。今集將帶你認識澳洲的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它如何始於具里程碑意義的「馬寶案」(Mabo Case)、《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法案》(Native Title Act)的作用,以及這制度對所有澳洲人有何重要意義。


重點
  •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指依法承認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海峽島民,根據其傳統法律與習俗,與特定土地及水域之間持續存在的聯繫。
  •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制度讓原住民社群能夠保護其文化傳承。
  • 對大多數居民而言,尤其居住在城市或自置物業的人士,原住民土地權並不會帶來直接影響;但理解此制度,有助於更全面地參與相關公共討論。
警告:本故事內容包含已故人士的影像及姓名。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土地權利(Land Rights)及條約(Treaty)是三種不同的途徑,用以鞏固第一民族文化,並維繫澳洲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峽島民與土地之間的連結。

    你可以在我們過往的節目中,深入了解土地權利及條約制度的內容。

    本集將聚焦於「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本身,它的定義、歷史背景、與土地權利的差異,以及其在當代澳洲所代表的意義。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是如何出現的?

    在超過 200 年的時間裡,澳洲被宣稱為「無主之地」(terra nullius),意即「空置土地」,完全否認在歐洲殖民者到來前,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海峽島民早已在此居住的事實。

    這一切隨着一宗具歷史意義的法律案件「馬寶案」(Mabo Case)而出現轉變。

    1982 年,由馬寶(Eddie Koiki Mabo)領導的一群梅里安人(Meriam people),就托勒斯海峽的瑪麗群島(Murray Islands)展開法律訴訟,要求法院承認他們對該群島的傳統土地擁有權。這片島嶼位於昆州最北端之上,屬於澳洲最頂端的島群之一。

    這宗案件歷時漫長,接近十年。

    直至 1992 年,澳洲高等法院作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確認梅里安人對其土地擁有「原住民土地所有權」。

    這項裁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推翻了沿用多年的法律虛構——「無主之地」概念。

    在此裁決之後,澳洲聯邦國會於 1993 年通過《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法案》(Native Title Act 1993)。

    1993 年 11 月 15 日,時任總理基廷(Paul Keating)向全國發表講話,闡述澳洲政府對馬寶案裁決的正式回應。

    「法院的裁決無疑是公正的。它推翻了一個謊言,並承認了一個真相。這個謊言,是所謂的『無主之地』。一個方便但虛假的說法,假裝澳洲曾是一片沒有主人的土地。而真相,則是原住民土地所有權。這塊土地原本屬於澳洲的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而在某些地方,他們的合法權利即使經歷 200 年的歐洲殖民,仍然得以保留。」

    什麼是原住民土地所有權?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指承認部分原民族群體,依據其傳統法律與習俗,仍然對特定土地與水域擁有權利。

    這些權利並非由政府「賦予」或經由協商產生,而是由澳洲法院予以確認。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經常被形容為一個「權利組合」(bundle of rights),因為它涵蓋多種權利,而非單一性質。

    這些權利可能包括:在土地與水域上進行狩獵、捕魚、舉行儀式,以及維護重要的文化場所等。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所承認的是源自長久文化及精神傳統的集體或社群權利,而並非商業性質的土地擁有權。

    然而,原住民土地所有權並不會取代其他土地用途,例如農業、礦業或地方政府運作。在許多地方,各種用途往往與原住民土地所有權並存。

    這意味著原住民群體常常需要與其他持份者共享土地權利,例如農民、礦業公司或地方議會。

    對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海峽島民社群而言,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意義遠超土地本身。它關乎身份、文化與歸屬感。

    然而,「原住民土地所有權」並未取代其他土地用途,例如農業、採礦或地方政府活動。在許多地方,這些用途與原住民土地權並存。這意味著原住民通常與其他群體(例如農民、礦工或地方議會)共享土地權利。

    Yawuru 族領袖兼學者 Peter Yu 教授表示:「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所帶來的,是重新建構社群運作及人際關係的基本規範的機會。以我自身的社群為例,它同時為語言、歌曲、舞蹈及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再學習,建立了一個重燃生機的基礎,使我們能夠在家族和部族之間,延續文化傳承與領導培育的道路。」
    GettyImages-830426724.jpg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Paul Keating (1993).

    為什麼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如此複雜?

    要獲得法律承認並不簡單。

    要成功確認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社群必須證明他們與土地之間持續不斷的連繫——這通常需要依靠口述歷史、族群故事,以及代代相傳的記錄。

    相關法律程序十分複雜,而傳統法律與習俗亦不一定能與西方法律框架完全契合。

    專門處理原住民土地權及文化遺產法律的律師 Gwynette Govardhan 解釋了當中的挑戰。

    「我們正嘗試把一套傳統文化塞進一個並非為其設計的法律框架內,努力令它勉強運作,但實際上當中本質上已存在很多挑戰,因而產生不少問題。因為我們正嘗試融入的那套制度,本來就不是為傳統文化而設,也並非以此目的去設計。」

    Gwynette Govardhan.png
    Yinhawangka Law Men Marlon Cooke (left) and David Cox ('Barndu') (right) with Gwynette Govardhan on Yinhawangka Country during a field trip to collect evidence (stories and land markings) of cultural heritage.

    澳洲有多少土地受原住民土地所有權保障?

    即便如此,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已為澳洲帶來實質而深遠的改變。

    它協助社群重振語言、恢復傳統的土地與水域管理方式,並在有關「Country」(傳統領土)的決策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自《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法案》生效以來,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現已涵蓋澳洲約 40% 的土地,主要集中於偏遠及區域地區,這些地方一直保留着與傳統領土的緊密連結。

    但必須強調,這與一般的土地擁有權並不相同。

    若你居住在城市或市區,例如許多移民一樣,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大多不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但了解它,是邁向尊重與和解的重要一步。

    Gwynette Govardhan 律師作出解釋:「我覺得大家要明白,整體而言,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所涉及的權利及利益,其實並不會對一般人的個人生活造成影響……」

    Gwynette Govardhan.jpg
    Yinhawangka Country in the Pilbara region taken by Gwynette Govardhan during an on Country field trip.

    為什麼原住民土地所有權對所有澳洲人都很重要?

    正如基廷(Paul Keating)在回應馬寶案時所指,把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納入澳洲土地管理制度,不僅是為原住帶來公義,也是全體澳洲人向前邁進的一步。

    「我們應當把馬寶案視為一個重大契機,一個糾正歷史錯誤的機會;一個跨越被剝奪歷史的機會;一個重建原住民土地與文化之間古老聯繫的機會;一個撫平歷史創傷的機會;也是一個承認原住民文化為澳洲國家身份重要元素的機會。讓世人看到,今日這個現代、自由、包容的澳洲,能夠成為所有人,包括原住民,安全而富足的家園。」

    關於土地權利、條約及原住民土地權的討論仍在澳洲各地持續進行。

    這三者雖然在法律與政治程序上各有不同,但共同目標都是承認原住民群體與土地的連結,並支持他們的自決權。

    余教授指:「我們需要土地、文化、語言和社群。我們並不反對發展,但一切都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是澳洲持續推動承認與和解的重要一環,也確保世界最古老的活文化得以與其土地與水域保持連結。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