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澳洲原住民土地權利?

WAVE HILL WALK OFF 50TH ANNIVERSARY

2016 年 8 月 19 日周五,數千名遊行者在 Kalkarindji 慶祝韋夫山罷工(Wave Hill Walk-off‘)50 週年。 1966 年 8 月 22 日,林吉亞(Vincent Lingiari)率領數百名古林吉(Gurindji)人離開韋夫山車站,抗議爭取公平工資,這場抗議演變為爭取土地權的鬥爭,歷時九年才最終結束。 Credit: AAP Image/Neda Vanovac

你可能聽過抗議口號:「我們要土地權!」但這句口號背後真正的意思是甚麼? 土地是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身份、文化與福祉的核心。這片土地被稱為「Country」,涵蓋大地、水道、天空以及所有生物。 本集《解識澳洲》將探討原住民土地權利,它包含甚麼、涵蓋哪些土地、誰能提出申請,以及對原住民社群帶來的影響。


重點
  • 土地權是將部分「皇冠土地」(Crown land),而非私人財產,歸還予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海峽島民社群,以促進其文化、社會及經濟利益。
  • 土地權利、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以及條約(Treaty)是不同的法律與政治程序,但其共同目標均在於承認原住民與「Country」的聯繫,並支持其自決權。
  • 這一運動起始於1966年的「韋夫山罷工」(Wave Hill Walk-Off)等事件,並促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律出台,例如1976年的《北領地原住民土地權利法》(Aboriginal Land Rights (Northern Territory) Act 1976),其進展至今仍在持續。
    收聽系列

    解「識」澳洲

    甚麼是澳洲原住民土地權利?

    多年來,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與其土地的連繫一直未獲承認。土地權利相關法律的設立,旨在賦予他們對傳統土地的法律管轄權。

    在殖民之前,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已經守護並管理土地達數萬年之久。

    然而,殖民過程中在未經任何協議的情況下,奪取了這些土地,並建立在一個虛假的觀念之上,即「無主之地」(terra nullius),意指「屬於無人的土地」。
    Gough Whitlam, Wave Hill Walk Off, Vincent Lingiari
    1975 年 8 月 16 日,時任總理魏德倫(Gough Whitlam)象徵性地將土地歸還給古林吉(Gurindji)人,這一著名舉動就是魏德倫將沙倒進林吉亞(Vincent Lingiari)的手中。 Source: AAP

    澳洲原住民土地權利是如何開始的?

    現代土地權利運動始於1966年的「韋夫山罷工」(Wave Hill Walk-Off),當時北領地的古林吉(Gurindji)牧場工人及其家人發起罷工。這場抗議同時凸顯了惡劣的工作環境,以及對歸還傳統土地的訴求。

    1967年,全國公投賦予澳洲聯邦政府為原住民立法的權力。這為1976年的《北領地原住民土地權利法》(Aboriginal Land Rights (Northern Territory) Act 1976)鋪平了道路。這是第一部正式承認傳統土地申索的法律。

    部份州和領地擁有各自的土地權利法例,但澳洲至今尚未制定一部統一的全國性土地權利法。

    原住民土地權利涵蓋哪些範疇?

    土地權利僅適用於政府擁有的土地——即所謂的「皇冠土地」(Crown land),而不包括私人財產。被歸還的土地不得出售或抵押,而是以信託形式持有,讓原住民社群得以守護並就土地作出決策。

    同時,政府設立了土地委員會(Land councils),代表原住民並協助管理已歸還的土地。這些委員會協助社群將土地用於文化、社會、環境及經濟等用途。

    原住民土地權利、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與條約(Treaty)有何不同?

    雖然這些概念經常被一同討論,但實際上各有不同含義:

    土地權利(Land rights): 由政府制定的法律,將部分「皇冠土地」(Crown land)歸還予原住民,通常由土地委員會(Land councils)負責管理。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 法律上的承認,確認部分原住民依照其傳統法律與習俗,仍然保有對土地與水域的權利。

    條約(Treaty): 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正式協議。新西蘭與加拿大等國已訂立條約,但澳洲至今仍未有全國性的條約。

    這些途徑的共同目標,是為原住民爭取公義、承認其地位,並支持其自決權。
    wave hill sign.png
    由林吉亞(Vincent Lingiari)領導的「韋夫山罷工」(Wave Hill Walk-Off)是澳洲原住民土地權利史上的關鍵時刻。 1966年,古林吉(Gurindji)牧場工人、工人及其家人離開韋夫山牧場,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缺乏土地權。 Credit: National Museum Australia

    為何原住民土地權利在今天仍然重要?

    土地的歸還有助於原住民社群重新連繫其語言、文化與「Country」。同時,它亦能支持社群在住房、健康、教育及經濟自主方面的發展。

    馬歇爾博士(Dr Virginia Marshall),一位維拉哲里—涅姆巴(Wiradjuri Nyemba)族裔女性及水資源權利專家,這樣解釋不同的觀點:

    「水會跟我們說話,樹木會跟我們說話,但我們不須接受西方的環境意識形態……我們的法律與創世故事引導著我們的理解。」

    土地權利並不是要奪走他人的家園或後院,而是專注於歸還那些在歷史或文化上已有公認連繫的特定「皇冠土地」。

    本地例子:達金容土地委員會(Darkinjung Land Council)

    根據《新州原住民土地權利法》成立的達金容原住民土地委員會,展示了土地權利在實踐中的潛力。

    高梅羅伊人(Gomeroi)的鄧肯(Uncle Barry Duncan),作為創辦人之一,回憶 1983 年在其父母後院啟動的情景:「這讓社群凝聚在一起,成為一種將土地重新投入原住民所有的方式。」

    多年來,達金容土地委員會協助創造了經濟機會,並加強了社群的決策能力。巴里回顧說:「如今人們知道……我們在土地持有方面的確展現了智慧與遠見。」

    MA25133794-Vincent-Lingiari-1200w.jpg
    1975 年,林吉亞 (Vincent Lingiari) 站在瓦蒂溪 (Wattie Creek) 一塊標誌著租約移交的牌匾旁。 Credit: National Museum Australia

    原住民土地權利未來面臨哪些挑戰?

    土地權利的程序往往複雜而且進展緩慢。可供歸還的土地數量有限,而部分份申索則面臨法律或政治上的障礙。

    儘管如此,土地權利仍然是澳洲邁向和解、公義,以及承認原住民主權的重要一環。

    為何原住民土地權利對所有澳洲人都重要?

    對新來到澳洲的人而言,了解土地權利是一種與這片土地更深層歷史建立連繫的方式。這並非關於失去土地,而是關於承認與修復世界上最古老之一的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這份連繫已延續超過六萬年,並且至今仍然存在。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甚麼是澳洲原住民土地權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