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識澳洲】理解在澳洲「條約」對原住民的意義

First Peoples Assembly Gather In Gardens Of Parliament In Victoria

First Peoples Assembly of Victoria pose for a group portrait, the indigenous body of Victoria negotiating the statewide treaty gather in Legislative Council Chamber of Victoria for their first sitting after elections on July 26, 2023 in Melbourne, Australia. Credit: Tamati Smith/Getty Images

澳洲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現存文化,但亦是少數尚未與其原住民族群簽訂全國性條約的國家之一,意味至今從未就土地、資源或決策權的共享達成協議。很多人視此為「尚未完成的歷史課題」。 了解「條約」真正的意思,與土地權利、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有何不同,以及其重要性。


要點
  • 「條約」是政府與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之間所簽訂的正式協議。
  • 很多原住民認為條約是邁向公義、尊重以及建立更良好關係的重要一步。
  • 全國性的條約將在澳洲範圍內建立一項統一的協議,用以承認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的權利。
更多資訊

解「識」澳洲

在澳洲,「條約」指政府與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之間所簽訂的正式協議,除了承認他們作為這片土地最早居民的地位與權利之外,還有雙方會如何增強合作。同時亦象徵著對歷史不公的回應,也是推動和解、平等與共存的重要一步。

這不僅關乎法律與政治,更關乎尊重、真相,以及為所有以這片土地為家的人建立一個更公義的社會。

原住民土地權利、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及條約有何分別?

雖然這些術語經常被一概而論,但各有意思:
  • 土地權利(Land rights): 由政府制定的法律,將部分「皇冠土地」(Crown land)歸還予原住民,通常由土地委員會(Land councils)負責管理。 
  • 原住民土地所有權(Native title): 法律上的承認,確認部分原住民依照其傳統法律與習俗,仍然保有對土地與水域的權利。
  • 條約(Treaty): 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正式協議。新西蘭與加拿大等國已訂立條約,但澳洲至今仍未有全國性的條約。
這些途徑的共同目標,是為原住民爭取公義、承認其地位,並支持其自決權。
Australians Observe Australia Day Holiday
Protesters march from Parliament House to Flinders Street Station during the Treaty Before Voice Invasion Day Protest on January 26, 2023, in Melbourne, Australia. (Photo by Alexi J. Rosenfeld/Getty Images) Credit: Alexi J. Rosenfeld/Getty Images

在澳洲「條約」是甚麼意思?

在澳洲,「條約」是指政府與原住民之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像新西蘭,政府曾與毛利人簽訂《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在加拿大,政府與原住民族群也簽訂了多項條約。

與其他國家不同,澳洲在英國殖民時期並未與其原住民族簽訂全國性條約。

當英國人最初在原住民土地上定居時,他們宣稱這片土地為「無主之地」(terra nullius),意指「屬於無人的土地」。

因此認為沒有必要與原住民族群進行協商。

由於從未有過任何條約,也代表從未就土地、資源或決策權的共享達成廣泛協議。很多人視此為「尚未完成的歷史課題」。

於很多原住民而言,這段「未了的課題」正是為何條約至今仍是熱門討論話題的原因。
從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的角度,條約意味著承認過去所發生的事、保障他們的權利,並確保他們有真正的發聲權,賦予他們為社區事務決策的能力。

法律專家博士Dr Harry Hobbs解釋:

「理想情況下,條約應由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族群一方,與各州政府及聯邦政府進行協商。這是因為澳洲憲法將權力劃分為聯邦議會與各州議會兩個層級。」
A man and two women standing near each other and smiling, in front of a wall that has a mural of people marching with signs displaying First Nations messages.
(from left to right) Former Queensland Truth-Telling and Healing Inquiry chairperson Joshua Creamer, NSW Treaty Commissioner Naomi Moran and co-chair of the First Peoples' Assembly of Victoria Ngarra Murray. Credit: NITV / The Point

「條約」的重要性?

很多原住民社群認為,條約是邁向公義、尊重及未來更良好關係的重要一步。

一位 Gunditjmara族人及推動條約的領袖Reuben Berg表示「條約極為關鍵,它關乎重建原住民族群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在州還是聯邦層面。」

條約的重要性是因其可以:
  • 承認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作為澳洲這片土地最早居民的地位與權利 
  • 促進對澳洲歷史的真實敘述
  • 在土地、健康、教育、經濟發展及文化等議題上建立真正的夥伴關係 
Wirdi 族人、律師Tony McAvoy表示:「當我們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為自己作出決策並為自己提供服務時,我們在健康、力量、靈性與文化上都達至最佳狀態。如果條約能帶來這樣的結果,那對整個國家而言都是好事。」

「條約」的內容包括甚麼?

條約可以有多種形式,涵蓋不同議題,可能包括:
  • 承認主權以及原住民族對其社群事務的決策權
  • 關於土地、水域及資源的使用、管理與保護的協議
  • 致力於復興及保護語言、文化遺址與傳統
  • 為健康、教育、房屋及其他計畫提供資金與支持
Gunnai、Gunditjmara 和 Djab Wurrung 族女性的參議員索普(Lidia Thorpe)認為推動條約應由不同地方的社區主導。
我認為我們需要讓族群(clans)與民族(nations)在地方政府層級中擁有代表。只有在地方社區層面,我們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參議員索普(Lidia Thorpe)
SENATE QUESTION TIME
Independent Senator Lidia Thorpe during Question Time in the Senate chamber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Source: AAP / MICK TSIKAS/AAPIMAGE

在澳洲「條約」下一步會是如何?

在澳洲各地,條約的進展速度不一。如維州及昆州已開始向自己州份的條約邁進。而如新州,則仍在就條約可能的形式進行諮詢。每個進程皆以當地需求為導向,因此在全國各地的條約可能呈現不同樣貌。

目前維州首當其衝於2025年9月就澳洲首份完整的條約達成原則性協議,這是多年協商與社群諮詢的成果。維州的條約進程被廣泛視為全國的典範。

值得了解的是,全國性條約與州層面條約有所不同。

全國性條約將建立單一且涵蓋全國的協議,用以承認全澳洲原住民及托勒斯島民的權利。各州及領地的條約則具針對性會聚焦於地方優先事項與需求。

很多倡議者認為,全國性條約與州層面條約皆不可或缺,唯有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推動實質變革。

條約不只是原住民族的議題,關乎承認、尊重與公平,適用於每一個人。擁有條約有助於建構一個每個聲音與經驗都被重視的未來。

條約的未來將由地方社群、政府,以及所有希望參與澳洲未來的人共同創造。

理解條約進程,是讓每個人更深刻連結這片土地的歷史,並共同塑造更公正的未來。

本集內容引用了電視節目《Living Black – The Case for a Treaty》的對話,你可在 SBS On Demand 收看完整節目。

Stream free On Demand

Thumbnail of 条约的签署

条约的签署

episode Living Black •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 
34m
episode Living Black •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 
34m
訂閱或追蹤解「識」澳洲 Australia Explained 播客,以獲得更多關於在澳洲安頓新生活的寶貴資訊及貼士。
你有任何問題或想法嗎?請發送電子郵件至 australiaexplained@sbs.com.au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