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ORE

瀛寰搜奇
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這台機器外型像「戰鬥機駕駛艙」,使用者坐進去後,設備會注入溫水,用微小氣泡清潔皮膚,能有效清潔死皮和骯髒,還不用肥皂,15 分鐘內就搞定洗澡加烘乾,每天能服務 7 到 8 個人。
展覽期間有 1000 名幸運兒能體驗。這款未來人類洗澡機可通過智能回收和過濾每個階段的用水,來達到最大限度的節約用水量。
這部新機器看起來像是一個光滑、超大的浴缸,外型彷似一個高科技睡眠艙,將使用者包蓋,進入後,就可以舒適地斜躺在浴缸內:柔軟、符合人體工學的內部,關上艙蓋,啟動程序,便可以享受不經人手的洗澡體驗。
這種新的科技,徹底顛覆傳統沐浴及淋浴方式。
艙內的人功智能(AI) 會根據脈搏,播放如夕陽、海底世界等療癒影像,配上舒緩的音樂,艙內會注滿溫水加入清潔液浸泡身體,泡澡結束後,水會自動排出,再由多個噴頭以經精心設計的水流沖洗全身,過程完全不需動用人手。
系統將浸泡的水溫保持在完美的攝氏38度(華氏100度),是令人體放鬆的理想溫度,並且在沖洗程序中略微降低水溫,提供溫和的清新感。
出品的公司還強調,這不單是關於便利性,方便使用,還提供可持續性。
艙內有一個內建的揚聲,創造出沉浸式體驗,內有自然紀錄片的影像素材,每個洗澡程序播放約5分鐘,令到用者有足夠的時間放鬆,又不會過度增加浸泡時間。
「未來人類洗澡機」(日語:未来人間洗濯機) (Human Washer in the Future) 的發明在大阪世博會提供親身體驗後,獲得大量好評,調查顯示經過體驗的人,有接近99%的感到滿意。
開發商Science公司表示,未來人類洗澡機原先只是概念性產品,並無生產銷售的計劃,不過推出後,收到不同行業查詢,決定投入市場,將安裝於日本的飯店及水療中心等休閒設施。
至於私人訂購,就未有接受,Science公司坦言,由於機器零件精密,加上安裝工程浩大,目前售價堪比進口「一輛豪華轎車」,因此短期內主要還是主要以商業客戶為對象。
該公司的代表表示,這款產品不單止為了科技愛好者而設計的,更加是為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舒適、便利或時間效率的人而設計。
未來的版本還可能包括由人工智慧推動的個性化設置,根據個人的偏好調整溫度、氣味或聲音等設定。
未來人類洗澡機的概念並不完全是新鮮事。日本三洋電機(Sanyo Electric Co.)早在1970年日本世博會上首次介紹了這一概念的原型,當時的原型使用熱水、泡泡和塑料按摩球來清潔,並提供舒緩的體驗。
Science.Co 會長青山康之(Yasauki Aoyama)受到這一創新啟發,並重新構思成如今的面貌,這技術相當適合行動不便的人或長輩,解決洗澡的麻煩,還能減少對看護的依賴。
他們還想推「家用版」,現在進度做到 70%,不過價格可能不便宜,畢竟 1970 年那台原型機就要 500 萬日元 (51,000澳元),現代版肯定更貴。不過,目前價格和上市時間都還沒公布。
未來人類洗澡機的興起,與健康科技、智能設備以及人工能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日益融合的大趨勢配合。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