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埔五級火】居澳大埔前街坊心痛 徹夜難眠

Hong Kong Building Fire

大埔五級火災,滅火行動大致完成。 (Photo by Kobe Li/Nexpher Images/Sipa USA) Source: SIPA USA / Kobe Li/Kobe Li/Nexpher Images/Sipa USA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級火災,滅火行動大致完成。消防稱會成立火警調查小組,調查事件成因,包括消防系統是否有效操作。有香港攝影師向本台講述當日情況,亦有曾居於大埔的澳洲港人提到自己的感受。


Carlos 是香港一個攝影專頁版主,他透露當日中午,因為其他採訪工作而前往大埔。完成工作後,下午 4 時多發現,宏福苑冒出大量濃煙,遂走到火警位置查看,並一直留守至晚上 11 時。
火勢史無前例的誇張,七幢樓一起著火,其實香港未見過。
Carlos
區內人口密集, Carlos 當時心裡非常擔心,繼續留在現場除了掌握狀況外,亦想看看自己能否幫上忙。他憶述當日傍晚約 6 時,其中一座大廈的火勢突然加劇,短時間內由地面燒到天台。

他指:「現場所有人都震驚又害怕,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隨後有人尖叫,有人討論情況。」

他指,當時火場情況危險,曾有著火的雜物差點擊中途人。他坦言開始時,以為只是外牆著火,沒想到火勢迅速蔓延至多幢大廈,質疑為何在法規完善的香港,仍會發生如此嚴重的事故。
Hong Kong Fire
很多人幫忙分發物資。 (AP Photo/Chan Long Hei) Source: AP / Chan Long Hei/AP
晚上 9 時,Carlos 走到物資中心,看到不少街坊自發帶來樽裝水、乾糧和被鋪等物資,甚至以人鏈方式協助搬運。部份市民特地從其他地區趕來幫忙,這種齊心協力的場面,令他很感動。他說香港人常被指比較冷漠,但遇到危難,人情味會湧現出來。

身在澳洲的港人,亦密切關注事件。居於雪梨 Carlingford 的黃小姐,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事發當晚徹夜難眠。她在香港的父母,住在宏福苑其中一座的中低層單位。

黃小姐表示:「我出世開始已經住在大埔,宏福苑 1983 年落成,我亦是當時搬進去,一直到大學,一家人都住在宏福苑。 之後我搬走了,又來了澳洲, 爸爸、媽媽便一直住在宏福苑。我全晚看直播,看著燒到哪裡。很無奈,因為離很遠,雖然若我身處香港,可以做的也不多。」

黃小姐指,當日起火時,父母各自外出。他們是收到火警消息後,才返回屋苑附近。

她指:「初時不是特別緊張,因為知道起火的一座,跟我們住的一座有一段距離。起火是第 6 座,我們第 2 座。我自己看到片段很大煙,所以我叫他們離開現場。」
Hong Kong Fire
仍然有不少人失聯。 Source: AP / Chan Long Hei/AP
黃小姐回想,當時是經社交群組,及在港朋友通知,才獲悉這場火災。自己第一時間聯絡父母,知道他們當時外出不在家,才稍為安心一點。但又擔心事態發展,父母心情及如何安頓他們。

「他們的心情肯定是假裝平靜,但我知道都是不開心,因為我們住了數十年,是第一批入住的住戶。我們沒有賣掉這間屋,就算已移民,亦沒有打算賣掉,因為覺得這是祖屋,見到很心痛,但都感恩,人沒事是最緊要。」

同樣曾是大埔街坊,在澳洲生活多年的 Kristy ,看著自己成長的地方,遇上這場災難,感到很心痛。

Kristy 指:「當年居住的地點與火場不是非常接近,但大埔社區一向緊密,有濃厚的人情味,在那裡成長,自然有著深厚感情。」

當晚看到火警消息時,她原本準備睡覺,但因為不停查看最新狀況而輾轉難眠。
Hong Kong Building Fire
消防稱會成立火警調查小組,調查事件成因。 Source: SIPA USA / Kobe Li/Kobe Li/Nexpher Images/Sipa USA
Kristy 表示,今次事件亦令她反思家中的防火準備是否足夠,包括是否有清晰的逃生計劃、煙霧警報器是否正常運作,以至日常習慣如夜間為手機充電等細節,認為都值得重新審視。

另一位居於墨爾本的 Faith 表示,雖然身在海外無法提供實質援助,但仍希望盡一分力,包括向相關群組、親友轉發實用資訊、呼籲大家禱告支援,以及分享可獲取物資和資源的地點。

詳細內容請收聽錄音。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