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澳洲科學界的「奧斯卡」的澳洲博物館尤里卡科學獎(Eureka Prizes),今年共有59名入圍者,頒獎典禮將在明日(9月3日)舉行。
其中來自香港,現為西雪梨大學工程、設計與建環境學院基建工程中心總監譚穎恩(Vivian Tam)教授因成功研發出二氧化碳混凝土,而入圍澳洲博物館尤里卡科學獎。
建築行業會製造出大量垃圾,譚教授引述數字指,在澳洲大約有7500萬噸垃圾,其中大約2900萬噸來自建築廢料,而這些建築廢料當中,大概可以回收到2200萬噸作為再生材料,但這些再生材料的質量較低,只有不足1%可回收作為混凝土,其他只可作為低層次的材料,如用於鋪路,或搭建花園,到最後仍然有大量建築材料被丟棄。
其中一種建築廢料是混凝土垃圾,這種垃圾會被送去中央處理廠,處理廠會將大塊的混凝土垃圾打碎,成為小塊,成為環保材料「再生骨料」去用於建築,但再生骨料的強度是低於原材料。

譚教授在大學本科時修讀的是建築系,當時她指自己對環保已十分有興趣。(Credit : Supplied ) Credit: Sally Tsoutas/Sally Tsoutas
譚教授留意到社會上亦開始討論「零碳」及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想出以沒有用的「廢氣」二氧化碳,結合建築廢物,最後與其團隊研發出二氧化碳混凝土。
現時在澳洲已有3個建築項目有用二氧化碳混凝土興建。(Credit : Supplied )
譚教授從大學開始已經研究再生混凝土,研究已逾25年,她的目標一直是想將再生混凝土的質量提升到與原材料混凝土一樣,其間一直嘗試以不同方法去加強再生混凝土的強度,她指,多年來的研究,期間亦有其他人曾嘗試研發二氧化碳混凝土,但譚教授指,其他方法需時較長,可能要逾一個月,但譚教授就找到一個方法,是可以以二氧化碳快速將再生混凝土強化,強度更可與原生材料媲美。而價錢更比原材料混凝土便宜10%。
現時在澳洲已有3個建築項目有用二氧化碳混凝土興建,包括在新州的Blacktown動物安置中心和Edmondson Park的停車場,在維州有在Maidstone的電車維修廠,3個建築所用的二氧化碳混凝土比例為40%至60%。

未來譚教授希望建築業界對二氧化碳混凝土愈來愈有信心。(Credit : Supplied )
未來她希望建築業界對二氧化碳混凝土愈來愈有信心,二氧化碳混凝土應用在建築項目上的比例愈來愈高,她與團隊亦會研究把二氧化碳混凝土的技術,用於其他類型的建築廢料,進一步減少廢料的數量。
譚教授亦有分享自己移民澳洲的經歷,更多內容請收聽錄音訪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