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身形而自卑,Tiffany 在八年前遇上欖球,從此展開一段尋找自我、追逐熱情的運動之旅。如今,她不僅是維州亞洲欖球會(Victorian Asian Rugby Club)的創辦人,更致力於將欖球推廣至不同社群,打破文化界限。
欖球:克服自卑的啟蒙
Tiffany 的欖球故事始於升上大學之時,當時她因從小在香港成長,身形較為高大而曾遭受欺凌,對自己的外貌深感自卑,難以找到適合的運動。然而,中學時看到師姐打欖球,讓她發現這項運動對身形並沒有嚴格限制,無論是跑得快還是身形高大,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從暑期班到澳洲:推廣欖球的熱情
Tiffany 最初接觸欖球是在香港欖球總會的暑期班,這是她自己選擇的道路,儘管朋友對欖球的潛在碰撞有所顧慮 。對於欖球可能給人「暴力」或「碰撞較多」的印象,Tiffany 認為,雖然受傷機會確實比其他運動大,但透過學習正確的身體碰撞技巧和落地方式,可以大大減少受傷的風險 。
Tiffany 在活躍於香港欖球壇,參與不少賽事。
挑戰與堅持:家人支持與文化差異
因為欖球在香港被視為較為冷門且激烈的運動,家人擔心她受傷 。面對家人的反對,Tiffany 選擇堅持,因為欖球對她而言不僅是運動,更是認識朋友和放鬆的空間 。然而,受傷後,家人建議她停止打球,她也因此休息了一年。
來到澳洲,Tiffany 發現這裡對運動的支持度更高,欖球如同空氣、食物、水一樣重要。她提到,在澳洲,朋友、同學甚至上司都會支持從事運動。
維州欖球會:匯聚多元的欖球社群
儘管如此,成立欖球會仍面臨不少挑戰,如尋找場地和資金來源。目前球會由 Tiffany 一人營運,資金主要來自自費,並與其他現有球會合作,獲得場地、教練及人手支援。她表示,她們的強項在於擁有充足的球員,這在其他球會反而是一大難題。

Tiffany 成立維州亞洲欖球會(Vic Asian Rugby Club),吸引大批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參與。 Credit: Tracy
有興趣了解欖球人士亦可透過 Instagram 或 Facebook 搜尋「VICASIANRUGBY」了解定期訓練資訊。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