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綫連成一綫 直接貫穿墨市西北及東南
墨爾本地鐵隧道其中一項最大突破,是將西北走廊(即Sunshine 方向)與東南走廊(即Caulfield 方向)連接一起,乘客日後不用再經 City Loop,例如由東面 Caulfield 到西面的 Footscray,預計行車時間可節省約 10 分鐘。
來自香港的墨爾本地鐵隧道鐵路系統工程副總監羅志冲說:「我們今次興建了一條全長九公里、雙向運行的地底隧道,將原本分屬東南及西北的兩段鐵路正式連接起來。在這九公里的隧道之中,會設有五個全新的車站。」
除了讓乘客可以更方便地在市中心區域轉乘之外,這項工程亦讓現有兩條主要鐵路綫,西面的 Sunbury 綫,以及東面的 Pakenham 綫和 Cranbourne 綫得以「釋放」,減少在 City Loop 的擠塞情況。
他又說:「透過新建的隧道段,我們能將東西兩端連成一條更長、更直接的路線。例如由 Sunshine 到 Dandenong,整個路段會形成一條覆蓋數十公里的鐵路走廊。以 Caulfield 至 Footscray 為例:現時車程大約 36 分鐘;新隧道通車後,時間將縮短至約 26 分鐘,節省約 10 分鐘,連接亦更直接。」
新站設計 月台幕門首次登場
五個新車站採用全新地底設計,當中最受關注的,是墨爾本鐵路史上首次引入的月台幕門系統。
月台幕門除提升月台安全,減少墮軌及誤闖路軌事故,亦能改善月台空間及乘客舒適度。五個新站的幕門上亦設有即時資訊顯示,讓乘客得知即將到站列車各車廂擠迫程度,方便選擇較寬敞的車卡。
五個新車站全部採用地底建造,屬於現代化設計。乘客到站後,最明顯的改變之一,就是首次在墨爾本鐵路系統出現的「月台幕門」。

5個新車站月台均安裝了月台幕門,是墨爾本鐵路史上首之安裝。 Credit: Melbourne Metro Tunnel
在營運方面,新車站亦加入了更多科技。羅志冲說:「例如月台顯示系統會提示乘客即將到站的列車,哪一節車廂較擠迫、哪一節較空閒。此外,車站的監控及設備管理系統亦大幅升級,站務人員能更快掌握場內情況,包括設備運作、事故處理,以及在客流高峰時進行人流管理。」
沿線直達醫院、大學及商貿區
新綫其中一個重要民生改善,是提升沿線居民往返醫院、大學及主要工作地點的便利性:
- Parkville 站:直達皇家墨爾本醫院、婦女及兒童醫院、墨爾本大學
- Anzac 站:連接墨爾本戰爭紀念館(Shrine of Remembrance)及 Albert Park
- Town Hall 站:串連整個市中心商業及購物區,SBS 電台亦座落於此
- State Library 站:與 Melbourne Central 緊密相連,轉乘更直接
新綫開通後,沿線居民在返工返學或轉車方面將更省時、更順暢。
羅志冲說:「以 State Library 與 Melbourne Central、Town Hall 與 Flinders Street 為例,這兩組車站會在大堂層相互連通。乘客在這些轉車站內,不需要再次拍卡出入,只需根據指示步行前往相連的大堂即可完成轉乘。」

5個新站貫穿市中心,新綫能令市民節省乘車時間。 Credit: Melbourne Metro Tunnel
列車配合新訊號系統 增列車班次
因應墨爾本地鐵隧道開通,當局在2020年12月已採用高容量列車(High Capacity Metro Trains),標榜可加大載客量、有更多站立空間、行車較靜外,亦能增加班次及提升安全度。
羅志冲指,高容量列車並在 2024 年增至 70 列。新車的長度比以往列車更長,7 卡車廂可載客約 1100 人,較現有車型的 800 至 900 人大幅提升。
他說:「列車的加速、制動性能亦有所改善,整體運行更穩定。在規劃上,新綫的月台已預留空間,未來若有需要,可將列車由 7 卡擴展至 10 卡營運。在安全方面,新列車使用全新的高容量訊號系統,包含自動列車保護系統(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在這系統支援下,列車行駛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保障。」
在新綫正式啟用後,政府預計在下次列車時刻表更新時(明年 1 月),繁忙時段的班次將提升至大約每 3 至 4 分鐘一班。非繁忙時段則與現時相若,每小時約 10 班。
從長遠來看,新系統有能力將繁忙時段班次再壓縮至每 2 分半鐘一次,以支援人口增長及交通需求。
工程挑戰與延誤原因
地鐵隧道在市中心地底開鑿 9 公里隧道,需避開既有鐵路、電纜及管線,技術難度高,亦要確保施工期間不影響地面交通。
羅志冲指,在市中心地底開鑿九公里隧道,是非常具挑戰性的工程。必須確保施工期間,地面交通受影響的程度減至最低,同時要在狹窄的地下環境中避開現有鐵路、電纜及喉管等設施。
此外,他亦指,這是澳洲第一個在營運中鐵路系統更換訊號系統的大型工程:「在換綫過程中,既要保持現有鐵路服務正常運作,又要逐段配合新訊號系統,是一項極具技術難度的工作。因此需要多個部門及承建商密切協調,確保影響降至最低。」
根據監察機構報告,墨爾本地鐵隧道工程項目成本,由最初約 110億澳元,增加至超過 130億澳元,增幅約兩成。超支原因包括:全球疫情影響工地運作、勞工短缺、供應鏈受阻等。而材料與人工成本上升,亦令建築成本增加。加上特殊技術與環境風險,例如車站「電磁干擾」問題,影響醫院區域的儀器安全,需要額外處理,均影響工程進度。因此工程由原定最快 2024完成,最終推遲至最快 2025 底。

工程需要在現有鐵路及市中心的地底開鑿新隧道,工程師指工程艱鉅。 Credit: CHRISTIAN PEARSON
華人工程師的參與感與自豪感
墨爾本地鐵隧道是維州近年最大型鐵路工程之一,沿線亦有不少華人居住。作為工程團隊中負責關鍵系統的華人工程師,羅志沖表示能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團隊合作完成大型工程,感受深刻。

來自香港的墨爾本地鐵隧道工程副鐵路系統工程總監羅志冲(Terence Law)接受SBS廣東話專訪,講解今次工程。 Source: SBS
通車在即,SBS 廣東話會陸續推出更多短片,帶大家實地了解五個新車站設計、轉車體驗、時間節省等最新資訊,亦會繼續為大家密切留意鐵路正式通車後的運作。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