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醫家等你CALL
維他命 B6 是維持身體多項功能的重要營養素。它有助於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協助身體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同時也參與神經傳導物質 (如血清素、多巴胺等) 的合成,有助於穩定情緒和改善睡眠。
此外,維他命 B6 還在紅血球的生成以及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中扮演關鍵角色。若長期缺乏,可能出現疲倦、情緒低落或皮膚炎等症狀。

不少能量飲品也添加了維他命 B6,所以大家要注意過量服用的問題。 Credit: Pexels/ Erik MClean
據資料顯示,TGA 自 2020 年初起至 2025 年 6 月這 5 年半間,共接獲 174 宗維他命 B6 的中毒,引發周邊神經病變、周邊感覺神經病變、小纖維神經病變或慢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的報告。
醫療從業者估計,實際病例數目應遠高於此。

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 (TGA) 建議,日後在藥房出售含高劑量維他命 B6 的產品,需要先取得藥劑師的同意。 Source: AAP / Darren England
若出現手腳麻木、刺痛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檢查產品標籤,注意 B6 以多種形式出現,避免疊加服用。

澳洲醫學會 (AMA) 建議大家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維他命 B6。雞肉、豬肉、三文魚、吞拿魚、馬鈴薯、菠菜、椰菜花、香蕉、葵花籽、開心果、核桃、鷹嘴豆 、扁豆含豐富 B6。 Credit: Pexels/ Gregory Loyko
馬潔群醫生指出,以小朋友為例,B6 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recommended daily intake, RDI) 為 1 mg;成人則為 1.3 到1.7 mg;孕婦可以多些,例如 2 mg。
但市面上·維他命 B6 的劑量,很多時比這個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高得多。
為何水溶性維他命 B6 也會導致中毒?
維他命 B 屬於水溶性維他命,過量服用通常會隨尿液排出,理論上較難累積至中毒。然而,B6 中毒(主要表現為周邊神經病變)仍可能發生,其中一個原因,是 B6 在體內的代謝和排泄有上限。長期每日攝入超過 100-200 mg (遠高於成人 1.3-1.7 mg)會使代謝系統超載,導致活性代謝物(如吡哆醛磷酸)在組織中累積,損害神經系統。

維他命 B6 中毒的病徵包括手腳麻木、刺痛等,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停用 B6 並就醫。 Credit: Pexels/ Towfiqu Barbhuiya
詳情請收聽這節【醫家等你Call】,馬潔群醫生有詳細講解,她還解答多位聽眾的提問。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