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比賽今年正式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即馬拉松界的全球最高級別賽事之,令報名難度大增。Gary Sir接受本台訪問時,跑會成員要報名也不容易。
詳盡錄音:
「由於部分成員曾於去年參賽,因此獲得保證名額,順利報名;其餘跑手則需透過抽籤參加,但不少人未能成功。」
「畢竟世界七大馬之一就在澳洲舉辦,無需遠赴歐洲或其他地區。作為生活在澳洲的香港人,能夠參加並見證這場比賽,我們都感到十分自豪。」
他亦希望,若未來的賽事增加名額,將會有更多港人成員能夠參與其中。

Credit: Facebook/布里斯本香港人跑會
跑會強調「零門檻參加」,並透過不同距離的團跑活動,讓各個程度的跑手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無論新手或資深跑手,都能在其中找到樂趣」。
Gary Sir曾於澳洲坎培拉擔任三項鐵人青年隊副教練,2007 年回港後創立 Austsport 三項鐵人會,積極推廣三項運動。

三項全能雖然在中文世界裏更廣泛地被稱為「三項鐵人」。但實際上,「三項鐵人」的英文名「Ironman Triathlon」是世界鐵人公司(WTC)的註冊商標,僅用於WTC舉辦的三項全能賽事。
而其實事具有特定的賽程,可以視為三項全能的其中一個賽事方式。亦因為世界鐵人公司的三項鐵人運動賽事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令「三項鐵人」逐漸成為了三項全能的代名詞。
Gary Sir於 2022 年舉家移居英國,以陪伴子女讀書及安頓家庭,直至近年轉居澳洲,於布里斯本定居,但移民沒有減卻他對三項賽的熱情。
在過去六年因移民及疫情等原因而未有參加比賽的情況下,他今年於凱恩斯的Ironman Cairns 三項鐵人賽中順利完賽,並獲得世界錦標賽資格,將於 9 月 14 日代表出戰法國尼斯。
亦由於距離尼斯世錦賽只餘兩周,Gary Sir在明日的雪梨馬拉松只輕鬆面對。
「確實有壓力。雪梨馬拉松在 8 月 31 日舉行,而尼斯世錦賽則是 9 月 14 日,兩者僅相隔兩星期。因此在設計訓練計劃時,我必須謹慎調整。」
「今年的雪梨馬拉松,我決定不追求PB(個人最佳成績),而是以陪伴、鼓勵隊友為主。畢竟世錦賽才是我首要的目標。」

「其實我最早接觸三項鐵人,是在香港開始的。不過,我的第一場真正的鐵人(Ironman) 距離的比賽是在墨爾本,時間是 2015 年。」
「為甚麼我會選擇在澳洲完成第一場 Ironman 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以前在澳洲讀書,2000 年至 2004 年都在這裡,所以我覺得自己和這個地方有很密切的關係。」
「我很希望,自己第一次的 Ironman,能夠就在澳洲發生。」

Credit: Facebook/Gary Sir
Gary Sir能堅持參與三項全能賽事三十年,他坦言,最大原因是三項鐵人結合游泳、單車和跑步,令運動過程變化多端、不易感到乏味。
「比賽往往與旅遊結合,讓我有機會前往世界各地參賽,同時旅行,過程既開心又刺激。」
他認為,隨著年齡增長,雖然爆發力不及年輕選手,但長距離項目更講求耐力與戰術分配,加上科學化的營養與飲食管理,仍能保持競爭力。
他強調,三項鐵人「不僅是一項比賽,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持續訓練與身心調適,正是支持他走過三十年的最大秘訣。
想知更多關於Gary Sir的個人運動經歷,請收聽足本【職.夢.人】錄音: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