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中的工作】如何在澳洲建築業發展事業?

WIP_construction_stock_pop.jpg

What qualifications or training are needed to enter construction in Australia?

本集節目為為大家探索移民如何在澳洲建築業起步及發展事業,了解行業需求、必要培訓、安全要及求,以及全國各地的就業機會。


本文摘錄自《進展中的工作》(Work in Progress),是《解「識」澳洲》系列之一,分享技術移民如何在澳洲建立有意義事業的實用貼士。想聽更多勵志故事及專家意見?記得收聽全部集數。

今集由法國出生的素恩.莫羅(Jean Moreau)分享他由入門級地盤工人,一步步成為建築公司老闆的故事。節目中亦有行業專家提供深入見解及實用建議,幫助大家了解如何在建築業建立成功的職業生涯。

澳洲建築業預計到 2029 年需要大約 50 萬名新工人。移民佔澳洲建築勞動力的 20%,是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在嚴重人手短缺之下,相關人數反而正逐步下降。
Jean Moreau working on a site.png
素恩.莫羅(Jean Moreau)在地盤工作。

為何澳洲建築業需要更多人手?

建築業預計到 2029 年需要新增大約 50 萬名工人。澳洲建築商協會(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行政總裁丹妮塔.沃恩(Denita Wawn) 表示,為應付未來的建築需求,全行到 2029 年至少需要額外 35 萬至 40 萬名工人。

他說:「建築及施工業的人手短缺相當嚴重,特別是涉及各類技術工種,全澳洲要建樓、建屋,涉及大約 40 種主要技術工種。」

一位新移民如何在建築業建立事業?

素恩.莫羅(Jean Moreau) 2011 年從法國來到澳洲學英文,原本只打算短暫逗留,從未諗過有一日會投身建築業。他先後在昆州做過摘水果的臨時工、又在雪梨找過散工,直到有人建議他打電話予一間建築公司,就是那一通電話,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素恩由一個沒有任何資格、英文程度有限的地盤工做起,花了幾年時間掃地、駕駛打鑿機、每日長工時工作。

他憶述:「我掃了五年地,日日用打鑿機,星期日還要去老闆家中開工。頭六個月幾乎一星期七日都在工作。」

透過累積經驗、完成白卡(White Card)等安全訓練,之後再專攻模板工程等範疇,素恩一步步晉升。


今日,他已經在三個州擁有一間約 50 名員工的建築公司。他的故事證明,只要堅持、進修及努力工作,移民一樣可以在這個行業闖出一片天。

在澳洲建築業入行需要甚麼資格或訓練?

丹妮塔說:「想踏入行業第一步、開始在地盤工作,最重要是確保自己符合基本地盤要求。」

在澳洲,所有入地盤工作的人都必須持有白卡(White Card),這張卡要完成一日的基本安全課程才可以獲得。有些州或領地還會要求員工完成石棉(asbestos)或矽粉(silica)安全訓練。

另外,不同職位亦有專門設計的入門短期課程,適合在工地內外工作的人。

隨住經驗增加,不少人會繼續報讀短期課程、提升技能,例如學習模板、棚架(scaffolding)或者安全圍板等專業技術。
如果你想有日開自己公司,就一定要投資在自己身上,訓練是必要的。
素恩.莫羅
The team of JM Formwork on site.png
建築工人在工地上工作。

移民如何塑造了澳洲建築業的發展?

砌磚及建築職涯發展組織(Brick & Block Careers)全國總經理東尼.畢曉普(Tony Bishop) 指出,澳洲建築業一直以來都是由移民一手一腳建立的。
澳洲建築業其實就是靠移民打拼出來。以前很多意大利人、希臘人及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澳洲,無論是熟練技工還是半技工,都靠自己找到出路、慢慢建立事業。
東尼.畢曉普
東尼提到,雖然簽證類別會影響入行途徑,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入行:
  • 勞工工作(Labouring jobs)
  • 非正式學徒制(Informal apprenticeships)
  • 工作經驗認可(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 RPL)
  • 免費行業指導組織,例如砌磚及建築職涯發展組織(Brick & Block Careers),提供免費入行指導、行業諮詢及職涯發展建議。)

在澳洲哪裏最容易找到建築行業的工作機會?

大部分建築工作都集中在大城市地區,因為大約八成澳洲人住在距離海岸線 50 公里以內。不過,偏遠地區及鄉鎮其實亦都有不少發展機會。
在澳洲,一個好貼士就是,如果你不一定要留在大城市,而願意去發展中的中小城鎮,其實那裡有好多工作機會。
素恩.莫羅
願意搬遷去人手需求高的地方,往往能令移民的職業生涯發展得更快。
Denita is the Chief Executive of 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jpg
丹妮塔.沃恩(Denita Wawn)是澳洲建築商協會行政總裁。

需要注意甚麼安全、語言及法律要求?

澳洲地盤安全規管非常嚴謹,安全意識比很多國家都高。

太平洋模板公司(ACT Pacific Formwork)董事總經理格拉西特.費雷拉(Graciete Ferreira) 就指出:
我們有十分嚴格的地盤安全制度。移民一定要明白,自己要對自身及他人的安全負責。
格拉西特.費雷拉
要在地盤工作,白卡(White Card)是必須的國家認可資格,只需完成一日的基本安全課程即可領取。視乎州或領地要求,員工可能還要完成石棉安全、矽粉安全,或操作特定設備(例如棚架、叉車、起重機等)的專業執照。

此外,澳洲《工作健康與安全法》(Work Health and Safety, WHS)亦保障員工的安全。僱主必須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而員工則有責任遵守規則、使用防護裝備,並即時匯報潛在危險。若違反安全法例,可能被罰款、解僱,嚴重者更可能面臨刑責。
語言能力亦相當重要,不單止為了融入工作,更重要的是為了安全。地盤節奏快、風險高,若聽不明白指令,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素恩強調:「如果有人大叫『小心!』而你聽不明白,就可能會受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



對仍未精通英文的人,TAFE 技術學院或社區學院都有專為建築及技術工人設計的工作英語課程;部分僱主亦會資助員工學英文,以符合溝通及安全要求。



另外,所有工人都必須持有合法簽證並具工作權利;某些技工(例如電工、水喉工)亦需由州或領地監管機構發牌。入行前應先向相關部門查詢清楚。

Graciete Ferreira,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ACT Pacific Formwork
太平洋模板公司(ACT Pacific Formwork)董事總經理格拉西特.費雷拉(Graciete Ferreira)。 Credit: Elesa Kurtz/Canberra Times

建築業中哪些工種人手需求最高?

丹妮塔指出,目前最需求人手的工種包括木工、水喉工、電工、貼磚工、砌磚工等。

每一種工種都有不同的體力要求、培訓時間長及執照規定。

例如模板工程需要操作重型機械,因此必須持有相關安全證書。

東尼建議,想入行的人,一定要做好功課,了解各工種實際性質,找一個最符合自己能力及長遠目標的方向。

如何在建築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向?

素恩相信,要成功,就要好似當年有人給他第一個機會那樣,就是將機會傳給其他人。

他說:「我目前公司請的人來自世界各地,有澳洲人、太平洋島民、歐洲人、南美洲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他亦說得好直接:「你一定要肯做。有人說在這行『搵錢多』,但實情是辛苦,但辛苦是值得的。」

給有志投身建築業的移民一些實用資源與建議

如果你有意在澳洲建築業發展,可以參考以下關鍵步驟與資源:
  • 確認工作權利:使用「簽證權益查核系統(VEVO)」確認自己的簽證細節與工作條件。
  • 考取白卡(White Card):透過認可機構完成強制性安全課程;可參考 Safe Work Australia 網站了解詳情。
  • 探索工作機會:入門級職位及熱門工種資訊可在 Jobs Hub – Construction 尋找。
  • 研究職業生涯路徑:澳洲建築商協會出版的《Construct Your Career》指南列出各職位、資格與平均薪金。
  • 提升技能:可透過註冊培訓機構(RTOs)搜尋短期課程、學徒制或全國認可資格。
  • 了解發牌規定:例如水喉及電工必須持牌,可向州或領地有關部門查詢。
  • 改善英文水平:可報讀 TAFE 或當地社區英語課程,提升職場溝通能力。
  • 考慮在偏遠地區工作:偏遠地區通常需求高、升職更快,可瀏覽 Australian Apprenticeships Pathways 了解更多。
免責聲明:本文分享一位移民投身澳洲建築業的真實例子。所提供資料於刊登時屬於準確,但可能隨時間而改變。若有意在澳洲建築業工作,建議查閱官方資訊來源,包括:澳洲政府就業及勞資關係部(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澳洲建築商協會(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以及各州及領地培訓主管機構與專業協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