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內容

人物誌
生於澳洲雪梨的Jonas,在去年5月移居到香港,他指,在大學畢業後,曾在雪梨工作3年,但一直感生活平凡,很想去一個全新的地方探索,挑戰自己。
加上在Jonas在雪梨就讀高中的時候,有不少會說廣東話的朋友,雪梨亦有不少香港茶餐廳,「澳洲亦有好多廣東話文化」,亦令他對廣東話產生出興趣
而他認為香港是一個很適合他開展新生活的地方,因為香港中西文化交匯,有香港本地的文化,同時亦有很多適合西方人去的地方,「鬼佬嘅酒吧、鬼佬嘅文化」,而香港的地理位置,亦方便他到處去旅行,因此他決定要去香港生活。
在他剛到香港的第一個月,他完全不懂廣東話,他覺得在一個地方生活,卻不懂說當地的語言,他自覺「不禮貌」,決心要去學廣東話,卻意外為他帶來不少樂趣。
他先在網上找廣東話老師學習廣東話,再在日常生活中與不同人聊天作為練習,例如他的同事,去買菜時的店主,或去餐廳吃飯時的侍應等。
例如他指有一間常光顧的肉店,他跟老闆說「老細你好」,老闆會回應他「你好講廣東話嘅鬼佬,你點呀?」,令Jonas覺得十分有趣。
生於澳洲雪梨的Jonas,在去年5月移居到香港。(Credit : Supplied )
Jonas指,他有一名同事是華裔美國人,雖然外表是亞洲人,但其實是在美國土生土長,並不會說廣東話,每次2人一起去吃飯,分別都以廣東話點餐,其他人對Jonas都會感到很驚訝,卻沒有人會驚訝他同事會說廣東話,因為Jonas認為,西方人會說廣東話會有一些優勢。
他指,有很多在香港生活很久的西方人不會說廣東話,但其實只要他們學一些基本的對話,可以去買飯,可以去與人一些基本對話,Jonas認為香港人就會「好鍾意」,他自己與香港人說一些簡單的廣東話,大家都會對他笑,對他十分友善。
他覺得他可以令別人笑,是一個很有趣的互動。而在大學學習歷史的Jonas,覺得廣東話是最接近古代的語言,有著5000年的歷史,學習廣東話亦令他感到十分有意思。
Jonas身邊亦有不少香港人朋友。(Credit : Supplied )
他以在餐廳點餐為例,在澳洲一間咖啡店點餐,我們會說「我們可不可以點餐」(Is it possible to order some food ),但在香港茶餐廳就好直接「要乜嘢呀要飲乜野黎」,他覺得是不用浪費時間,亦顯得香港人比較隨意。
他承認,剛到香港時,亦覺得香港人沒禮貌,但在他學識廣東話,認識到香港的文化之後,他卻覺得這不是沒禮貌,而是有效率。
但矛盾的是,因為香港人直接,所以香港人很少「小聊」(Small talk),但澳洲的「小聊」文化卻是Jonas其中一個在澳洲最想念的,Jonas指,澳洲人會透過「小聊」去認識一個人,在澳洲文化「小聊」是一種尊重,反映出你會對一個人做甚麼表示興趣,但在廣東話文化,大家會覺得為甚麼我們要說周末做甚麼,「不如我哋講下之後做咩,之後工作做咩,我們要做咩」,但他認為「小聊」可以讓大家多了解工作上的人,和你剛見到的一個人,是一個好方法去找到大家的共同興趣,之後可以再談下去,是一個好的方法去認識一個人,如果沒有「小聊」,就會比較難。
未來Jonas計劃將在香港住多2至3年,如果有其他發展機會,亦不排除會一直留下去,他亦會一直學習廣東話。
他在訪問中,亦有分享他學習廣東話的趣事跟香港的生活,詳情請收聽這一節《人物誌》。
Jonas覺得在香港有好多活動。(Credit : Supplied )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