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Chatswood,华人唐卢锦桂(Kay Tang)可能是最受大家欢迎和爱戴的面孔之一。
每当人们看到这位总是带着笑容、熟练驾驶代步车的老人,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唐妈妈”。
唐妈妈现年96岁,今年已经是担任社区义工的第28年。多年来,每周三天,雷打不动,她义务教授社区成员日本舞、台湾舞和皱花艺术。
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唐妈妈的课堂上,他们因为共同的兴趣与陪伴,凝聚成了一个紧密的社区。
时代的见证者
唐卢锦桂出生于 1929 年日据时期的台湾,从小接受日式教育,日语是她的第一语言。
青年时期,她曾担任小学教师。1945年后,她开始学习中文。
直到67岁移居澳大利亚后,她才首次接触英语。
唐卢锦桂长期在社区志愿教授舞蹈和花艺。 Source: SBS
“我的学生范围很广,这里是多元文化国家,来自每个国家的学生我都不会拒绝,”她说,“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人,还有日本人、台湾人、韩国人……很多国家的学生我都收。”

唐卢锦桂和她的台湾舞课程学员。 Source: SBS
唐卢锦桂告诉SBS中文普通话,坚持志愿工作数十年,兴趣是她最大的动力。
我教他们的舞都是我自己编的,我看到他们表演,人们拍手的时候,我就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带着她的学生们,唐妈妈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演出,并登上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舞台。
“一周前还在教学”
周三,唐妈妈在Willoughby市议会的MOSAIC多元文化中心宣布退休,并在欢送仪式上被市长颁发表彰奖牌。
唐卢锦桂曾获新州州长和谐奖章。周三,人们聚集在Willoughby市议会庆祝她的退休。 Source: SBS
但唐妈妈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开始依赖辅助代步车出行,教学也变得愈发有挑战性。
“我之前跳舞会示范给他们看,他们跟着我跳,然后去表演。可是这几年腰有问题,没办法跳了,就是用嘴巴形容左边几步、右边几步、手怎么拿、怎么跳。”
Veronica Poon自退休以来,一直跟随唐妈妈学习皱花艺术。她笑着说,唐妈妈是位颇为“严格”的老师,会给学生们打分。
“老师真的是很称职,很关心你,经常会说‘有没有不明白的来问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年纪这么大,九十几岁。如果我在她的年纪有这样的状态会很开心,因为她的头脑真的很清醒。”
社区的意义
来自各个族裔的退休人员和长者是唐妈妈班里的主力——其中不乏为了照顾孙辈而来到澳洲的移民。
由于语言障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陷入社交孤立。但通过参加唐卢锦桂的课程,这些长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在舞蹈与皱花艺术的学习中,重新建立起归属感与社区联系。

唐妈妈的学生来自各个文化社区。 Source: SBS
“十多年来一直看孩子,孩子上学才出来玩,”她说,“人到老年,找到乐趣,非常感谢老师和每一位姐妹。”
唐卢锦桂则表示,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证过食物和物资的匮乏,她更加珍视多元文化社区和平共处的意义。
“我告诉他们,大家年纪大了,跳舞算是运动,(肌肉)与音乐配合,皱花是手指头的运动。”
要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为社会的和谐而尽一份力。
唐卢锦桂告诉SBS中文普通话,在退休后,她打算四处游玩。
“先去火车能到的地方,代步车可以上去,”她说,“远的地方想去阿德莱德和布里斯班。”
请点击收听详完整报道: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