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5月29日)

墨爾本在昨晚深夜(5月28日)發生3.8級地震。

earthquale.jpg

墨爾本在昨晚深夜(5月28日)發生3.8級地震。(圖片來源: VICSES)

墨爾本昨深夜發生3.8級地震

墨爾本在昨晚深夜(5月28日)發生3.8級地震。

澳洲地球科學署表示,地震發生在晚上11時41分,震央位於墨爾本北部的Sunbury,震源深度只有3公里。

整個墨爾本都普遍感受到震動,不少市民都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感到自己的房屋在搖晃。

由於今次屬淺層地震,因此令不少人感受到有廣泛的震感。

艾巴尼斯今在阿德雷德演講 重申對原住民之聲入憲提案的信心

總理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表示,那些反對「原住民之聲入憲公投」草案的人,是低估了澳洲人。

艾巴尼斯今天(5月29日)將在阿德雷德一個以著名原住民倡導者 Lowitja O'Donoghue命名的演講中,指責那些反對的人,並表示澳洲人不會向恐懼屈服。

他亦準備在演講上重申,將原住民之聲入憲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來團結國家。

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全澳支持「原住民國會之聲」入憲的選民的比率,下降到46%。但艾巴尼斯將利用這次演講,重申他對今次提案將獲得通過的信心。

美國政府和共和黨就提高政府債務上限達原則性協議

美國政府和國會共和黨高層結束了長達數月的僵局,就提高政府債務上限達成原則性協議。

美國距離債務違約期限只有大約一星期,協議同意提高聯邦政府31萬4千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兩年,但就會限制政府的開支。

總統拜登(Joe Biden)表示,有信心該項妥協協議會在國會通過,參眾兩院周三會對上述協議進行表決。

共和黨談判代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說,他現正向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等共和黨同僚、以及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等,解釋該項妥協方案。

麥卡錫指,他還沒有和舒默談過這件事,昨晚他和麥康奈爾談過協議內容,今天將會和參議院共和黨員召開電話會議,向他們解釋有關法案 。

研究:如美國更廣泛禁止向中出口技術 澳洲亦會跟隨

一項研究分析顯示,澳洲可能會陷入美國和中國,在技術領域的競爭之中。

專門研究國際政策的洛伊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兩個超級大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可能會影響澳洲取得科學和醫學突破的能力。

有關的講法背後的理據,被認為是美國通過阻止中國使用或製造先進電腦晶片的能力,來阻止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進步的野心。

洛伊研究所表示,如果美國更廣泛地禁止向中國出口技術,預計澳洲亦會跟隨。

這意味澳洲將會終止與中國學者,在醫學和高科技領域的幾千項合作關係。

澳洲將額外捐贈2,900萬元 協助非洲解決飢荒問題

澳洲將額外捐贈2,900萬元,協助非洲東北部和中東,解決飢荒問題。

這筆錢將透過聯邦政府的人道主義應急基金,捐贈予合作組織。

在這 2,900 萬元中,將有 1,500 萬元,捐贈予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受干旱影響的地區,另外400萬元會捐給也門,以及1,000 萬元就會捐給黎巴嫩和約旦。

這2,900 萬元捐贈,是在早前宣佈捐贈 600 萬元,協助受蘇丹衝突造成的飢荒影響的人加碼。

外交部長黃英賢表示,戰爭和氣候變化正在造成前所未有的人道主義需求。

國際發展太平洋事務部長康羅伊(Pat Conroy)就表示,大家正處於當今歷史上最大的全球糧食危機之中。

澳洲儲備銀行行長本周將接受國會質詢

澳洲儲備銀行行長洛菲利(Philip Lowe)今個星期將就澳洲家庭面臨所有財務問題,包括通脹及加息等問題,接受國會委員會質詢。

洛菲利可能會就儲銀董事會,在 4 月份維持現金利率不變後,再於 5 月份將官方利率再提高 25 個基點至 3.85% 的意外決定進行調查。

儲銀可能即將結束其強硬的加息週期,但仍有可能再加一兩次息。

議員批評政府未有充份證明可以解決居住危機

塔州參議員藍比(Jacqui Lambie)表示,聯邦政府並未有充份證明可以解決到澳洲的居住危機。

澳新銀行和房地產數據公司 CoreLogic 的一項最新分析報告顯示,民眾用於租金的收入比率,已達到 2014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報告發現,澳洲中等收入家庭需要支付三成左右的收入 ,來支付新租房屋的租金。

報告還發現,住房負擔能力差距越來越大,較貧困的家庭面對更大的租金壓力。

藍比對九號台表示,政府將無法及時建造足夠的新屋,來緩解住房危機。她說,政府再次擴大移民計劃,是無濟於事。

藍比指,即使包括工黨在未來五年內計劃興建的房屋,政府仍然不會夠快去建造所需的房屋。然後政府又招攬移民,再次開放邊界。

長時間輪候托兒服務阻礙家長重返工作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表示,家長長時間輪候托兒服務,是阻礙他們重返工作崗位的原因。

公署指,一些家長聲稱,他們要預早超過一年、甚至是在子女出生之前,就登記入托兒等候名單。

公署亦收到家長的回應指,輪候名單甚為混亂,一些家長說,他們希望為殘疾子女取得托兒所服務時被拒。

公署表示,許多家庭亦感到難以支付昂貴的托兒費

聯邦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去年委託進行的托兒服務調查,中期報告將於下 月完成,整體報告就會在年底前提交給政府。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成功連任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勝出,成功連任。

在已點算的九成八選票中,埃爾多安獲得過半數的選票,而對手科勒齊達奧(Kemal Kilicardoglu)則取得百份之 47.9的選票。

埃爾多安指,投票結果顯示選民對執政黨在未來五年管治的信任。

埃爾多安說,感謝所有公民通過投票,為自己和子女表明他們對未來的意願。

敗選的科勒齊達奧就批評今次選舉是歷來最不公平的一次,他強調反對派會繼續鬥爭,直至國家實現真正的民主。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已祝賀埃爾多安再次當選,埃爾多安和普京是長期盟友,與其他北約成員國相比,土耳其在俄烏戰事上持較中立的立場。

烏克蘭官員統計:基輔5月至今已發生13次襲擊

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大規模的無人機攻擊,基輔市長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指,周日黎明前的轟炸導致一名41歲男子及一名35歲婦女死亡。

基輔正準備慶祝在1,541年該市前正式成立的周年紀念日,但整個 5 月,俄軍都將基輔作為目標,據烏克蘭官員統計,本月至今已發生13次襲擊事件。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較早前表示,西方國家介入俄烏衝突的程度,與日俱增,只會導致衝突的時間延長。

意總理:退出一帶一路仍可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即使意大利退出同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倡議,但就仍然可以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

梅洛尼在接受當地報章訪問時指,現時談論是否續簽協議為時尚早,她表示,雖然意大利是七國集團中唯一簽署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但就並非與中國在經濟及貿易關係上最密切的西方國家。 早前有意大利官員透露,意大利在明年3月續簽倡議的可能性很低。

意大利與中國在2019年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備忘錄,曾經引來美國及歐盟批評。

西雪梨發生家暴案 一女子亡

西雪梨發生家暴案,一名女子死亡。

事發在星期六凌晨,警方接報,指西雪梨一幢住宅大樓發生家庭糾紛,到場調查,最初未能找到事發的單位,直至當天晚上8時左右,再到事發的住宅大樓找出該單位,並發現一具女屍,死者年約34歲。

警方其後拘捕一名 28 歲的男子,他涉嫌犯有家庭暴力罪被捕。

維州西部周六車禍 重傷少女情況仍然嚴重

維州西部Hamilton星期六發生的嚴重車禍,造成4名青年死亡,一人重傷。

受重傷的少女,仍然在墨爾本Alfred醫院留醫,情況仍然嚴重。

維州警務處助理處長威爾(Glen Weir) 表示,當局正在努力應對因車禍造成的死亡人數急增的問題。

威爾說:「今年,我們看到多宗死亡事故,這是不可接受的,不能繼續下去。我們正在處理,並通過我們的地區警員,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與道路安全合作組織進行重要討論,看看我們可以一起做些什麼,我們需要幫助的是每天使用道路的人,因為他們是唯一可以控制避免意外發生。」

調查:父母入獄 孩子成「隱形受害者」

一項在全國進行的調查發現,與同齡人相比,與同齡人相比,父母入獄的兒童,明顯處於劣勢。

澳洲有超過 4 萬名兒童的父母正在監獄服刑。

兒童福利組織Shine for kids行政總裁霍里根 (Julie Hourigan)表示,孩子們的父母犯罪,會變成「隱形受害者」。

霍里根指,這些孩子通常都會情緒上落較大,他們的父母最終要被判入獄,令這些孩子知道,他們的生活已翻天覆地改變。這些孩子一日得不到支援,一日就要面對無地自容、羞恥、不上學和成績不佳的問題。

體育消息:

羅格利奇(Primroz Roglic) 成為第一個贏得環意單車賽的斯洛文尼亞車手。33 歲的羅格利奇在倒數第二賽段追過托馬斯後,在穿越羅馬的最後賽段保持領先。他以領先托馬斯 14 秒的優勢贏得比賽。

另外,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結束,中國包辦全部五個項目金牌。在男單決賽,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東,以局數4比2戰勝隊友、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楚欽,成功衛冕。 女單決賽,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同樣以局數4比2擊敗隊友陳夢奪冠。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Elsa Tsang, Timothy Wu, Hiu Ching Lam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