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夢‧人】用心聆聽精神上支持 周文豪醉心醫院院牧

IMG-20250803-WA0023.jpg

(左起) 周文豪、太太,、小兒子 (15 歲) 及大兒子 (17 歲) 的近照。 Credit: Alex Chau

一個人面對頑疾的侵襲,內心往往充滿惶恐不安與迷茫。雖然身邊的親友或許試圖安慰,卻常因不理解我們的感受而未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在這時,病人需要的,不僅是藥物的治療,更是一份心靈的陪伴與支持。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職.夢.人

IMG-20250803-WA0026.jpg
周文豪一家四口生活樂也融融。不過太太 9 年前的患癌經歷,讓周文豪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懂得如何關懷太太。 Credit: Alex Chau
在本集【職‧夢‧人】裡,溫楚良與邀請來自墨爾本的周文豪 (Alex Chau),分享他從化療藥劑師輾轉成為醫院院牧 (pastoral carer) 的歷程。

為何會何萌生起念藥劑學?

周文豪的故事始於30 年前的香港。當時,香港的大學錄取競爭激烈,他坦言自己的成績「中規中矩」,所以在對前景不太明朗的情況下,他決定遠赴澳洲墨爾本求學。
IMG-20250803-WA0024.jpg
2024 年,Alex 攜同太太駕 caravan 到維州 Lakes Entrances 旅行,慶祝結婚 20 周年。 Credit: Alex Chau
受到當時一位在香港從事藥房工作的親戚啟發,加上他本人對化學這一門學問頗有興趣,所以入讀大學時便選擇念藥劑學。

社區藥房受到連鎖藥房挑戰

大學畢業後,周文豪在社區藥房工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澳洲的連鎖藥房如雨後春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藥房老闆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削減員工工時、停止加薪都是常見的手段。
20230901001836903426-original.jpg
傳統的社區藥房,受到連鎖式藥房的挑戰,要保持競爭力,會在人手方面儘量節流。 Source: AAP / LUKAS COCH
我試過有幾年都冇人工加。
Alex 周文豪
生活的經濟壓力逐漸顯現。他開始反思,是否應該尋找更穩定的出路。

他決定到醫院當藥劑師。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
IMG-20250803-WA0028.jpg
新冠疫情期間,周文豪在醫院工作時攝。 Credit: Alex Chau
他回憶道:「其實從社區藥房到投身醫院工作這條路很漫長。」不過,最後他始終如願以償,開始於墨爾本一間著名醫院當化療藥劑師。而近兩年他在另一間醫院擔任院牧一職。目前兩個職位都是兼職,但 Alex 正考慮是否把醫院院牧轉為全職。
IMG-20250803-WA0029.jpg
十多年前, 周文豪帶同兩個兒子返香港在旺角掃街。 Credit: Alex Chau

決定成為醫院院牧的遠因及近因

大家可能奇怪,Alex 好端端的在醫院當藥劑師,又為何「靜極思動」,把自己的工作軌跡改變?

這其實牽涉遠因和近因。Alex 解釋說,遠因是九年前,他的太太被診斷患上子宮頸癌,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深刻體會到,連他自己在內,太太身邊的親友原來很多都不懂如何關心病人的心靈需要,因此無法提供有效的安慰。
IMG-20250803-WA0030.jpg
2019 周文豪和大兒子及教會的朋友, 一起到柬埔寨探訪居於貧窮村莊的小孩。 Credit: Alex Chau
這段經歷讓他開始反思:「我自己係咪都唔識關心人呢?」

近因是一份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覺醒,欲知詳情,請收聽這節專訪。

意義大於金錢:選擇一份有價值的事業

據周文豪說,這份覺醒促使他探索醫院院牧在醫院所扮演的角色。他說,外界對院牧的工作有誤解,把院牧的「牧」字,看作為牧師,但其實,醫院院牧不需要有任何宗教背景。
IMG-20250803-WA0027.jpg
周文豪一家人於 2023 年於黃金海岸度假。周文豪表示,兩個兒子現在已經長大了,財政壓力相對減少。 Credit: Alex Chau
因此,院牧的工作並非傳教,而是以同理心陪伴病人,幫助他們梳理情緒、面對未知的未來。他引用了一個深刻的比喻來形容自己的工作:「中文字『』這個字好有意思……你要用十成嘅目光望住嗰個人,一心一意去聽佢講嘢。」這句話不僅道出了院牧工作的核心,也揭示了他對「聆聽」的深刻理解——全神貫注地傾聽,是對病人最大的尊重與支持。

儘管院牧的薪酬低於藥劑師,但周文豪選擇這份職業並非出於經濟考量,而是源於對工作如何幫助病人的重新定義。他坦言,這份工作也改變了他與家人的相處方式。
IMG-20250803-WA0025.jpg
2024 年,周文豪於 Mitcham 榮美之夜古典音樂會上表演單簧管 (clarinet)。 Credit: Alex Chau
想了解更多關於醫院院牧的角色?想知道更多關於周文豪如何在經濟壓力與人生理想之間找到平衡?請收聽這節由溫楚良主持的【職‧夢‧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職‧夢‧人】用心聆聽精神上支持 周文豪醉心醫院院牧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