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計劃擴大後,首次置業人士將可用最低5%的首期購買物業自住,並且免除支付貸款保險(Lenders Mortgage Insurance, LMI),一項可能高達數萬元的費用。
這項首次置業計劃最初於2020年推出,政府為置業人士的一部份房貸提供擔保,超過房價80%部份的貸款,通常這類高貸款都會牽涉到貸款保險,不過在今次計劃下便不需要。
首先了解今次政策的變動內容,以及為何有專家呼籲,置業人士應該了解優惠背後的潛在風險。
10月1日後的改變
從10月1日起,多項重大變更將正式生效:
取消名額上限:任何符合資格的買家皆可申請,不再受限於原有的名額限制。
刪除收入門檻:早前單身申請者的年收入上限為 12.5萬元,兩人申請者為 20萬元,現在全面取消。
調高房價上限:將依照當前市場房價進行調整,更貼近實際購屋需求。
首次置業保證納入主計劃:原本獨立的「地區首次置業保證計劃」(Regional First Home Buyer Guarantee)將納入主要計劃中,統一管理與申請。
這些變革預期將令到數以千計的澳洲人有機會參與,包括過去因為收入限制、或名額不足而無法申請的人士。
READ MORE

【提前開始】10月開始首次置業者可以5%首期買樓 料首年7萬人受惠
低首期款貸款的風險
該計劃可能幫助置業人士可以盡快購入自住物業,不過業內人士警告,低首期款貸款並非沒有風險。
根據Canstar數據分析總監廷德爾(Sally Tindall) 指出,雖然免除可大幅降低初期成本,但使用較低首期購入物業,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每月還款金額、更高的總利息支出,以及令再融資選擇受到限制。
廷德爾表示:「首期付款越小,貸款金額就越大,通常亦代表利率可能會更高。該計劃雖然排除了貸款保險,但無法減輕承擔大額貸款的財務壓力。」
另外,在政府提供擔保的期間,借款人不得將房產轉為投資用途,並且在累積至少20%的自有資本(equity)前,也較難進行再融資。
更需注意的是,一旦房價下跌,購屋者還可能面臨負資產(Negative Equity)的風險,即是欠銀行的錢比房子的市值還高。
READ MORE

置業擔保計劃房價上限下月提高 料有百區樓價再被推高
置業實際負擔
根據 Canstar 的研究分析可負擔能力,單身、收入為平均水平的申請者,最多可貸款約 54.5萬元,加上5%首期約可購買 57.3萬元 的房產,至於夫婦二人雙收入申請者的貸款能力則可達約 109萬元。
不過單身平均收入人士,除了荷伯特(Hobart)與達爾文(Darwin)以外,在其他的首府城市,仍無法購買中位數價格的房屋。
對二人而言,可勉強負擔部分首府城市的公寓,但對於購買獨立屋的住宅而言,仍有相當大的困難。
利率爭議
針對銀行為此計劃提供的的貸款利率,外界產生不滿情緒,並且日漸提升。
政府作為擔保人承擔了部份貸款風險,四大銀行之中包括澳新銀行、國民銀行及西太銀行,並全國多家大型銀行,仍對這計劃的低首期貸款收取明顯較高的利率。
根據房地產經紀比較平台 bRight Agent 的分析,對於有關的利率差異,對一筆 100萬元的貸款來說,每月將增加約 1,037 的還款負擔,以30年還款期計算,多出的總利息將超過 370,000。
外界批評,銀行收取較高利率的做法等同於毫不掩飾的牟利行為。
置業者資訊平台bRight Agent共同創辦人斯科特 (Aaron Scott ) 強烈批評:「這種利率差異,屬全國性並跨世代的剝削。風險根本不在銀行身上,有甚麼理據去制訂更高利率?」
該平台正呼籲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ACCC)介入調查有關情況。
READ MORE

【CPI高於預期九月無望減息】通脹壓力下企業破產率急升
首次置業者入市時機?
首次置業人士應該把握機會入市,還是繼續觀望?
Canstar數據分析總監廷德爾認為,並沒有簡單的答案:
她說:「大多數首次置業人士都必須在房屋大小、地點,或兩者之間做出妥協。但對某些人來說,這項計劃可能正是踏上房產階梯[擁有第一個自住物業]的關鍵。」
根據Canstar的分析,以5% 首期貸款置業,雖然可減少超過10萬元的初期支出,不過,亦可能令到每月還款增加近600元,而且整體貸款期間的利息支出可超出10萬元。
另外,在房價持續上漲升的情況下,選擇等待以存更多首期,亦不一定值得,因為屆時置業人士可能會受市場價格影響,完全無法考慮入市。
業界給首次置業人士的建議
財務顧問提供給置業人士的以下建議:
以更高利率進行預算壓力測試,確保自己能應對未來可能的利率上升;
評估長期負擔能力,不要只看房屋價格;
多方比較貸款方案,目前已有 38家金融機構參與計劃,提供各種不同的利率與條件;
避免為了「搶進市場」而過度負擔債務,造成財經壓力。
廷德爾表示:「稱作『房產階梯』是有原因的,要從最底層開始沒關係,但要確保你有能力穩住腳步,繼續往上爬。」
雖然這些變動可擁有房屋變得更容易,但購房的決定仍應以謹慎規劃、清晰的眼光以及現實的期望為前提來做出決定。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