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唐番」棟篤笑藝人 : SBS廣東話陪伴成長的故事

Annie Louey 1

Annie Louey在錄音室接受訪問,分享她對SBS廣東話節目的回憶與感受。

土生土長於澳洲的華裔棟篤笑藝人及電視主持Annie Louey,父母來自台山,自小就有不少接觸廣東話的機會,而SBS廣東話節目不但影響了她對文化身份的認同,更成為她與媽媽溝通的重要橋樑。


Annie Louey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澳洲華人,家中卻充滿廣東話的聲音。爸爸在香港讀書,媽媽在廣州工作,來到澳洲後,父母也一直用廣東話溝通。這樣的背景讓Annie從小就與廣東話結下不解之緣。她尤其喜愛收聽《醫家等你 call》,與一家人一邊收聽一邊討論。
小時候已經聽SBS廣東話節目,最喜歡聽溫楚良主持的節目,陪我們一起成長。
NMP_-01.jpg
Annie坦言,作為澳洲出世和長大的年輕人,自己也曾經抗拒過「華人」身份。 Credit: Nick Roberston
媽媽的英文不是太好,聽SBS廣東話幫助她不會覺得孤單。
對Annie來說,SBS廣東話節目不僅是她了解世界的渠道,更是家人之間的連結。Annie分享,媽媽透過SBS獲取新聞、歷史同時事資訊,最近更聽到與AI相關的專題,令母女間可以有更多話題。

「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澳洲人」
Annie坦言,作為澳洲出世和長大的年輕人,自己也曾經抗拒過「華人」身份。她認為,SBS廣東話節目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她身份上的自信與認同感。
小時候不喜歡做「唐人」,但長大後就很喜歡,覺得自己一半是中國人,一半是澳洲人。
Annie Louey
Annie Louey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澳洲華人,父母來自台山,自小就有不少接觸廣東話的機會。 Credit: Samara Clifford
談到SBS廣東話與其他媒體的不同之處,Annie認為,節目中觀眾可以打電話上電台與主持人互動,感覺特別貼地。「是真人打電話,不是AI的聲音。」她笑說,這種互動幫助聽眾保持與家鄉的聯繫,也讓人覺得很親切。

作為喜歡創新、善於抓住潮流的年輕人,Annie對SBS廣東話節目的未來發展也有不少想法。她說:「SBS對老一輩很有幫助,但都可以考慮以Cool為賣點,例如Kpop,或者在社交媒體善用memes等,吸引年輕人學廣東話,用輕鬆有趣的內容接觸更多年輕聽眾。」

透過SBS廣東話,Annie找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化連結,也讓媽媽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感受世界。對她而言,這個平台不僅承載了家人之間的回憶,更是文化身份認同的重要一環。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X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