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在澳助力华人长者防跌倒

University students Zhou Yuening and Zhang Shijie with elder Liu Xuxiang at a falls prevention workshop in Perth (Christopher Tan SBS).jpg

中国留学生张世杰(音,右)和周越宁(音,左)参与了珀斯一项预防老人摔倒的项目。 Source: SBS / Christopher Tan

在澳大利亚,跌倒是65岁以上长者受伤和住院的主要原因。由于语言障碍,许多华人长者难以获得预防知识。两位在珀斯的中国留学生与西澳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将宣传资料翻译成中文,并走进社区进行宣讲,帮助华人长者提升防跌倒意识(收听播客,了解详情)。


在澳大利亚,约四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摔倒一次。

预防跌倒并不容易,尤其是语言不通时。

在珀斯,两位西澳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张世杰(Zhang Shijie,音)和周越宁(Zhou Yuening,音)正在将“安全康复计划(Safe Recovery Program)”的宣传资料翻译成普通话,以便让当地华人老人增强对跌倒风险的认知。

对张世杰而言,这个项目意义重大。

“去年,我奶奶在中国摔了一跤,伤得很重,背部严重受伤。因为她年纪大了,基本无法完全康复。”

该项目由研究员卢清燕博士(Dr Loo Cheng Yen,音)主导,旨在降低珀斯华人老人在住院期间的跌倒风险。

他们传达的核心信息很简单:行动前请寻求帮助,等待协助,切勿急躁或独自移动。

卢清燕博士表示:“有了翻译,病人就能直接理解信息。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否愿意接受并采取这些建议。”

来自中国江苏的退休工人、80岁的刘旭祥(Liu Xuxiang,音)是该项目的目标群体之一。他说这些宣传让他意识到一些以往忽视的风险。

“有些人觉得医院是安全的地方,认为不会跌倒。其实,医院也经常有人摔倒,比如上厕所的时候,地上有一点水就可能滑倒。一旦跌倒,后果很严重。”

对于负责在社区活动中心推广该项目的方林坤(Fang Linkun,音)来说,此举不仅在打破语言障碍,也在改变华人的传统观念。

“这些不是那种很正式的讲课,更像是一种经验分享。让老人们觉得,‘哦,原来我这样做可以减少跌倒风险,那样做就不会摔倒,也不会给孩子添麻烦。’我们亚洲文化背景下,老人往往到了年纪就不愿意麻烦子女 。”

卢博士表示,该项目旨在确保每个人,不论背景如何,都能掌握保障自身安全的知识。
“有长者跟我们说,他们觉得这些信息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他们感受到这份真诚与关心,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这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很多入院的老人可能不会说英文。”

跌倒是全澳住院伤害的首要原因,去年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50亿澳元。大多数跌倒发生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

目前,该项目因效果显著,正在扩大。

相关资源已被翻译成越南语和阿拉伯语,希腊语和意大利语版本也即将推出。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