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monwealth Bank 以 AI 引入新聊天機器人,簡化客戶詢問流程,並裁減部分客服職位。
- Telstra 計劃到 2030 年精簡人力,利用 AI 和其他技術提升效率;近期已裁減 550 多個崗位,但企業強調與 AI 採用無直接關係。
- Atlassian 裁減 150 個客服與支援職位,部分工作將由 AI 完成。
- 快餐業者 Hungry Jack’s 正試行 AI 點餐助手,KFC 去年亦試驗類似技術,但強調不會取代任何工作。
【AI取代人類工作】大裁員前有何先兆?

Google to focus on AI safety Credit: Jaap Arriens/Sipa USA
研究顯示,AI 將影響澳洲幾乎所有行業,但研究認為對大部分人而言,它更多是改變工作內容,而非完全取代工作。公司因技術性轉型而大量裁員前是否有先兆?哪些員工會更危險?
[節目音樂]
主持
再次歡迎收聽 SBS 早晨廣東話節目,來到大眾論壇環節。我是梁焱剛。近期 AI(人工智能)發展引起關注,尤其是相關裁員潮。最新研究顯示,AI 影響澳洲幾乎所有行業,但對大部分人而言,AI 可能只是改變工作內容,而非完全取代。同時,Yahoo Finance 對 2,600 多名讀者調查發現,約四成一人擔心工作被 AI 取代,另有 7% 受訪者表示已受 AI 熱潮影響。 主持:在這大趨勢下,澳洲人是否已準備好轉型或改變工作內容呢?今集大眾論壇邀請人力資源顧問 James Lo 探討 AI 對澳洲行業的影響,也會分享如何辨識公司技術轉型及潛在裁員的先兆。歡迎 James!
James
大家好。
主持
歡迎你參與節目。這項研究來自澳洲職業與技能局(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指出生成式 AI 的發展可取代或影響多項工作。研究提醒,人工智能可能取代部分澳洲人的工作,因此應考慮學習技術或護理職業,同時避免行政及文書工作。實例包括聯邦銀行引入 AI 聊天機器人簡化客服,Telstra 亦計畫透過 AI 提升效率,近期宣布裁員 500 多人,但公司稱與 AI 採用無直接關係。這些現象顯示,AI 可能對職場產生影響。
主持
James,你認為哪些行業受影響較低?哪些行業風險較高?
James
宏觀來看,AI,尤其是 LLM(大型語言模型)仍屬新技術,例如 ChatGPT、Copilot、Deep Seek 等,已被日常使用。受影響較低的行業多為需要人手操作的,如護理、幼教等。醫生雖有 AI 協助診斷,但基層需要實際操作的職務無法被取代。建築、水喉等需實際操作的工作亦不會被取代。
James
高風險工作包括文職、入門級程式設計等,因 AI 可處理基礎程序或文書。我建議在這些職位需進一步學習技能或取得相關資格,以維持職場競爭力。
主持
研究指出,未來工作模式可能需轉型,但並非大規模取代。作為人力資源,你對 AI 取代的前景樂觀還是悲觀?
James
目前 AI 無法完全取代人類。KPMG 與墨爾本大學的全球研究訪問超過 5 萬人,發現 35% 澳洲人不信任 AI 提供的資訊。AI 能協助整理資料、文件、檢查語法,但資訊正確性仍需人類驗證。保持競爭力需累積行業知識與經驗,以驗證 AI 建議是否可行。
主持
換言之,人類仍掌握主導權,可辨別 AI 輸出資訊是否可靠。
James
正確。維持競爭力需專業知識及經驗,確保能驗證 AI 建議可行性。
主持
目前部分初級職務或簡單文書、客服已有裁員,但尚不明確是否被 AI 取代。若公司進行技術性轉型並大規模裁員,員工能否察覺先兆?
James
公司若引入大型 IT 升級或教導同事使用 AI,可能是前兆。澳洲 AI 發展較慢,但若公司大量投資 AI 或雲端科技,也可能出現裁員。
主持
裁員雖不愉快,但法例有保障,包括補償。
James
正確。Fair Work Ombudsman 提供薪酬計算工具。一般而言,裁員補償依在職年資計算,最高 12 週,超過十年可額外領取長期服務金。過程需透明公正,公司須明確說明職位消失原因,避免被判為不公平解僱(unfair dismissal)。所有受影響員工須被通知。
主持
法例保障可安心。若初級職位被取代,培養人才的途徑是否受影響?
James
暫時樂觀。初級職位仍存在,供畢業生或入行人士累積經驗。大數據僅反映特定環境,實務經驗仍重要。工作會轉型,但 entry level 不會消失,只是方式改變,需要更多技術及知識更新。
主持
若職務可能被 AI 取代,員工應如何調整心態及轉型?是否需修讀 LLM 延伸課程?
James
IT 相關課程值得學習。關鍵是保持行業專業與經驗,將新技術與專業知識融合。終身學習是必要態度,不必只為證書,而是接受新技術、新方法,保持在行業的競爭力與最新發展。
主持
若因 AI 而增加的勞動力只集中在顧主手上,情況未必對勞動力有利。那麼,企業主對 AI 的態度如何?會否協助員工提升技能?
James
中小企業因資源有限,難以全面應用 AI。調查顯示,多數人僅在個人工作上使用 AI,而非企業層面。政府可提供資源協助中小企追趕 AI 發展。AI 是否會導致大規模失業,仍待未來十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