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古代智慧】發酵食物對腸道健康大有裨益

Pixabay - bujobclub - koreanfood.jpg

不少東方文化都不缺發酵食品,原來經現今科學證實,發酵食品含不少腸道菌,能使脾胃運作良好,氣血充足。 Credit: Pixabay/ Bujoclub

近年來大家都特別關注腸道菌,它們對人類健康有莫大關係。雪梨科技大學及西雪梨大學的林奇恩教授 (Professor Danforn Lim) 的研究團隊最近便進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其中一個著眼點便是東方古代智慧 — 發酵食物。


林教授解釋為何腸道菌這般受重視時表示,我們越來越清楚,腸道菌並非單純是「搭便車的細菌」,而是我們身體的「合作夥伴」。人體腸道裡大概有超過一百兆個微生物,種類上千,基因數目比人類基因還多上百倍。
pexels-makafood-Close Up Photo of Japanese Natto.jpg
納豆是東亞常見的發酵食品,富含不同種類的益生菌與活性成份。 Credit: Pexels/ Makafood
這些微生物幫助分解我們自己無法消化的食物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等營養物質;它們還能合成維生素 B 群、維生素 K,甚至影響膽汁酸代謝。更重要的是,腸道菌和免疫系統緊密互動,決定我們的抵抗力強不強。

一旦菌群失衡,我們就容易出現腸道問題,例如腹脹、腹瀉,甚至更嚴重的慢性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可能透過「腸腦軸線」影響到情緒,讓人更焦慮或憂鬱。
所以現在全世界醫學界都把腸道菌當成「第二個大腦」或「隱形器官」來研究。
林奇恩教授
林教授還以一個比喻來講解腸道菌的重要性 — 你可以把腸道比喻成一座大花園,裡面有好花、壞草、益蟲、害蟲。如果照顧得好,花園就欣欣向榮;如果失衡,雜草和害蟲就會搶走養份。而發酵食品則能夠幫助花園補充「益蟲和肥料」,讓好花長得更旺盛。
pexels-ryutaro-6249731.jpg
在訪問中,林教授把腸道比喻成一座大花園 — 裡面有好花、壞草、益蟲、害蟲。發酵食品則能夠幫助花園補充「益蟲和肥料」,讓好花長得更旺盛。 Credit: Pexels/ Ryutaro

一些具體發酵食品例子

酸菜:在中醫裡被認為能開胃、幫助消化。科學研究也發現,酸菜裡的乳酸菌可以增加腸道菌群的多樣性,還能保護腸道黏膜,降低發炎反應。
an_vision-nf4i7HptIEk-unsplash.jpg
現代研究證實,豆豉含有枯草桿菌,能增強免疫力,還能產生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代謝物,足見古代人的健康智慧。 Credit: Unsplash/An Vision
豆豉:傳統上用來清熱解毒、幫助消化。現代研究證實,豆豉含有枯草桿菌,能增強免疫力,還能產生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的代謝物。

酒釀 (甜米酒):中醫常用於產後婦女調養,補氣養血。現代研究顯示,它能促進短鏈脂肪酸的生成,幫助抗發炎,也能調整腸道菌群結構。
pexels-makafood-Kimchi on a Plate.jpg
有些人擔心某些發酵食品鹽分可能會過高,林教授建議大家可以先用清水稍微沖洗,或是選低鈉版本;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也能平衡營養。 Credit: Pexels/ Makafood
泡菜、味噌、納豆:這些東亞常見的發酵食品,都富含不同種類的益生菌與活性成分。研究顯示它們能改善血脂、減少慢性發炎,甚至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林教授還分享了一個生活小貼士 — 有些人擔心進食這些發酵食品,鹽分可能會過高,但其實大家可以先用清水稍微沖洗,或是選低鈉版本;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也能平衡營養。
micheile-henderson-Cooking workshop at the Volksuniversiteit in Rotterdam.jpg
市面上許多乳酪含有添加糖、果醬或糖漿,等同於甜品。林奇恩教授建議優先選擇「原味無糖」,這才是最健康的選擇。 Credit: Unsplash/ Micheile Henderson
在這次與溫楚良的訪問中,林奇恩教授還談到究竟發酵食品是否真的能幫助長壽?小孩和老人都適合吃發酵食品?糞便移植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的原理、如何選擇合適的乳酪 (yogurt 或 yoghurt 又稱優格),和有關這方面研究的未來方向。

詳情請點擊收聽這節關於發酵食物與腸道健康的專訪。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