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6月26日)

以下是2023年6月26日星期一的詳盡新聞內容。

simon_crean_ASEAN_2802_b_aap_1880471231

前工黨領袖祈連(Simon Crean)昨日(6月25日)突然離世,享年74歲。

前工黨領袖祈連昨突離世 享年 74 歲

前工黨領袖祈連(Simon Crean)昨日(6月25日)突然離世,享年 74 歲。

祈連是在德國進行貿易和商業洽談工作期間突然逝世。

他在1990至2013年期間,出任墨爾本Hotham選區的議員,並在前任總理霍克、基廷、陸克文和吉拉德政府中擔任內閣部長。

總理艾巴尼斯對祈連突然離世「深感悲痛和震驚」,並對他畢生為國家服務和推動工會運動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聯邦政府新法案 通訊和媒體管理局獲更大的權力處理社交媒體假訊息問題

聯邦政府宣佈一項新法案,賦予通訊和媒體管理局(ACMA)更大的權力

社交媒體公司如果因未能解決傳播錯誤和虛假訊息,可能會面臨高達幾百萬元的罰款。

擬議的新法案將允許通訊和媒體管理局,獲取有關公司如何處理此類情況的訊息和文件。

如果這些公司有系統性違反標準,而不作任何回應,可面臨近 700 萬元的罰款,即全球營業額的 5%。

澳洲國立大學副教授戴維斯 (Jenny Davis) 表示,這項措施符合新時代的需要。

戴維斯指,現實的情況是,不少人透過 Twitter、Facebook、TikTok、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作為獲取新聞的來源。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擁有如此強大權力和大量資金的公司,必須為他們的社交平台表現而負責。

不過反對派就擔心這些措施可能會限制言論自由。

新報告:最低工資工人 扣每週基本開支後餘錢不足60元

澳洲聖公會(Anglicare Australia)公佈一項最新關於生活開支的報告顯示,低收入人士在目前的生活開支危機中,遠追不上通脹。

他們昨天(6月25日)公佈的生活開支指數顯示,住屋是每個家庭面對的最大開支,過去三年平均租金上升了30%以上。

該指數亦顯示,賺取最低工資的全職工人,扣除每週基本開支後,所剩下的錢不夠60元。

澳洲聖公會執行董事錢伯斯(Kasy Chambers)表示,開支正在「旋風式上升」,食品和交通等必需品變得越來越難以負擔。

報告促請政府取消針對高收入人士的所得稅削減計劃,並建議提供更多負擔得起的公屋及廉租屋予有需要人士。

僱傭兵集團瓦格納已離開沃羅涅日和利佩茨克市

俄羅斯官員聲稱,僱傭兵集團瓦格納已離開沃羅涅日和利佩茨克市。

當地州長古謝夫(Alexander Gusev)在 社交媒體Telegram 上貼文,指一切都在「平安無事」的情況下發生。

瓦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最後一次出現,是在上周六離開羅斯托夫的時候。

克里姆林宮表示,不知道普里戈津的下落,亦未知他何時會前往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證實,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與俄羅斯總普京商定後,曾經與普里戈津會談,對方接受盧卡申科的建議,停止在俄羅斯境內推進,條件是為瓦格納僱傭兵提供安全保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形容瓦格納的叛變事件,是揭示普京的領導能力出現新的裂痕,而烏克蘭就認為,事件是結束普京政權的第一階段。

外長黃英賢:澳洲正與其全球盟友合作 並密切關注俄羅斯局勢

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在俄羅斯僱傭軍瓦格納一度發動軍事政變後,澳洲正與其全球盟友合作,並密切關注俄羅斯局勢。

黃英賢亦表示,目前身處俄羅斯的澳洲人應該立即離開,因為局勢可能進一步惡化。

目前澳洲向俄羅斯發出「不要前往」的旅遊警示,政府警告指,他們在俄羅斯提供領事幫助的能力有限,無法協助撤離。

以色列富豪米爾坎就納坦雅胡收受利益案作供 示威者聚集觀看

英國布萊頓(Brighton)昨日有示威者聚集,觀看以色列富豪、亦是荷里活大亨米爾坎 (Arnon Milchan) 就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貪腐案,在法庭上作供。

米爾坎作供的情況由布萊頓直播至審判地點耶路撒冷,而示威者就在庭外揮舞以色列國旗。

一名示威者肖查特女士說,這次集會不是一項孤立的行動。

肖查特女士說:這裡的行動是聲援以色列目前正在舉行的更大型的抗議行動。 無論這些人身在何處,我們都會追踪他們,以確保這些貪腐情況不會再發生。

納坦雅胡被控從米爾坎和澳洲富豪柏嘉(James Packer)那裡,收受近30萬美元的禮物,但他對這宗及在同一審訊中的另外兩宗控罪,都否認存在不當行為。

美國海岸警衛隊調查觀光潛水器「泰坦號」海底爆炸

美國海岸警衛隊正調查觀光潛水器「泰坦號」在海底爆炸、導致五人死亡的事件。

海岸警衛隊展開海事委員會調查(MBI),會與聯邦調查局合作搜尋海底殘骸的證據。

海岸警衛隊隊長紐鮑爾( Jason Neubauer)表示,搜證行動可能會引致刑事制裁。

紐鮑爾指,在海事委員會進行調查期間,將會首先確定事故原因。然後委員會還會負責就事件提出問責,向當局提出必要的民事或刑事制裁建議。

社區組織新推出基金申請補貼高達15,000元

舉辦活動支持原住民之聲入憲的社區組織,將可以在一個新推出的基金申請補貼活動費用。

一個名為Yes 23活動的組織,將會提供高達15,000元的一次性贈款,以鼓勵社區進一步參與和討論公投的重要性。這些贈款將幫助地區和偏遠社區團體,舉行支持投贊成票的活動和論壇。

Yes 23 活動總監帕金(Dean Parkin) 表示,已經舉行了數百場支持投贊成票的社區活動,該基金將支持澳洲各地舉行更多相關的討論。

澳洲人今起在紋身後一個星期可捐血

由今日起,澳洲人可以在紋身後一個星期就捐血,此舉可能會令每年有額外多 1萬人捐血。

在未改例前,紋身人士必須等候四個月才能捐血。新規定僅適用於在澳洲接受有牌照的紋身店或診所進行紋身的人士。而在無牌照或在海外接受紋身的人,就仍然需要等候四個月才能捐血。

Lifeblood 組織發言人史東女士( Cath Stone)表示,現在有四分一澳洲人有紋身,有關改變將會令捐血者數目上升。

昆州消防成功阻止叢林大火蔓延到鄉郊附近

昆州消防人員成功阻止叢林大火蔓延到郊附近的房屋。

昆州消防和緊急服務部門昨天下午(6月25日)發出橙色火災危險警告,但其後降為黃色。

代表火警已發生,但無即時危險,要密切留意進展。

當地仍有大量煙霧,部分道路已封閉。

南澳持續暴雨 兩私人水壩有決堤風險

南澳近日持續落暴雨,當局正在密切監察兩座即將滿溢的私人水壩。

南澳緊急服務中心(SES)昨日(6月25日)針對阿德雷德山的兩座水壩,發出了洪水和監測警告。

大壩目前隨時有決堤風險,呼籲居民需要確定出入的道路安全及暢通,才可以離家。

普華永道澳洲任命新行政總裁

陷入困境的會計師樓普華永道澳洲(PwC)任命新行政總裁。

普華永道澳洲署理行政總裁斯塔賓斯 (Kristin Stubbins) 上任七星期後被免職,由母公司駐新加坡的全球客戶和行業主管布羅斯 (Kevin Burrowes) 接任。

普華永道澳洲被指控濫用顧問職責,向客戶和員工洩露政府機密稅務計劃,以獲取經濟利益,而被移交澳洲聯邦警察進行刑事調查。

全球支持性小眾群體權益活動 新加坡首舉行

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人上街,支持性小眾群體的權益。

墨西哥、法國和泰國等國家也有舉行集會。

新加坡自從去年 11 月廢除了殖民時代禁止同性戀的法例後,今次是首次在國內舉行這類活動。

巴斯汗 (Bhas Khan) 是出席新加坡集會的其中一人。

他說老一輩的人已經習慣遵循政府的政策, 現在政府廢除了法例,令他感到更自在,也讓他更容易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性取向。

希臘國會選舉二輪投票結束 預計新民主黨將勝出

希臘國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預計前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領導的新民主黨將會以大比數勝出。

當地傳媒報道,根據票站調查,新民主黨得票率將介乎百分之40至44,而由另一位前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領導的激進左翼聯盟的得票率,則會介乎百分之16至19,比五月第一輪選舉時還要低。

新民主黨在五月的投票中得票最多,但就沒有取得過半數的議席,米佐塔基斯為了新民主黨能夠單獨組閣,決定不與其他政黨籌組聯盟政府,因而舉行第二輪投票。

台灣外長呼籲澳洲政府在駐台北澳洲辦事處派駐武官

台灣外長吳釗燮呼籲澳洲政府,在駐台北的澳洲辦事處派駐一名武官,以協助兩國共同努力,防止他形容的「最惡劣的情況發生」。

吳釗燮接受澳洲人報訪問時表示,美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在台北也有類似的安排,台灣希望澳洲亦派駐一名軍官,與台灣保安機構加強聯繫。

美國及歐盟高層外交官員開會討論中國及印太議題

美國及歐盟高層外交官員開會,討論中國及印太議題。

官員強調與中國保持開放溝通渠道的重要性,並且要加強經濟韌性,包括去除風險及進行公平的貿易投資,在關鍵礦物及其他方面減少過度依賴中國。

至於台海局勢,雙方都關注解放軍增加在台海的活動,並強調要維持和平穩定,致力維持現狀。雙方表示,歐美長期以來在台灣議題、包括一中政策的基本立場不變。

體育消息

昨日在雪梨足球場舉行的全國欖球聯盟賽事, Raiders 以 20-18 擊敗Roosters。

Raiders 在上半場以18-0領先,但下半場剛開始,Roosters就開始發力追分,但最終未能挽回頹勢。

Roosters教練羅伯遜(Trent Robinson)指,隊員在上半場失去多次入球機會,故此就沒有足夠時間平反敗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Elsa Tsang, Timothy Wu, Hiu Ching Lam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